【每日早教 今日关键词】
社会情绪:安全感和依恋-自我安抚-在镜子前认出自己
宝宝1岁后,情绪越发丰富,波动起伏也越来越大,仿佛就是一个“变脸小魔王”。别急,快用镜子搞定宝宝的情绪危机!
宝宝情绪不稳定,自我安抚来助力
事实上,这个阶段宝宝情绪不稳定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受认知能力、感官发育以及自我意识萌发等影响,宝宝将感受到更多前一年没有经历过的新情感、新情绪,例如自豪和嫉妒。这些全新的体验既丰富宝宝的内在情感世界,也为宝宝的情绪发展带来许多刺激与困扰,引发一些情绪危机——宝宝可能上一秒还笑嘻嘻地玩游戏,下一瞬间就哭唧唧地依偎在你怀中求安慰。
好在大部分宝宝都具备一种自我安抚的能力,并且自出生起就能够不断地使用这种能力为自己排解压力与刺激,缓解情绪波动。比如当新生儿宝宝因陌生环境而焦虑时,会用哭泣或吮吸手指来自我安抚,抒发负面情绪,获得平静与冷静。
当然,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这种最原始的自我安抚能力也需要升级,才能更好地迎合他的成长发育所需,满足日益充盈的情感诉求与体验,解决情绪危机——在这个阶段,爸妈可以教会宝宝建立自我认同,提高对自己的认可,助力他进行升级版自我安抚。
自我安抚,从照镜子获得自我认同开始
不同于借助移情物、爸妈的慰藉等外力的自我安抚,通过自我认同完成自我安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重复构建与巩固独立安全感,加强宝宝对自我的认知与意识的过程。
由于自我认同是宝宝独立安全感的三大来源之一,亦是构成宝宝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宝宝往往能够通过自我认同激发内在的自我评价机制,从而获得更多、更强的安全感。
而对于一个刚刚进入1岁的宝宝来说,照镜子认出自己无疑就是最佳方案——观察与发现镜像与自我间的关系,既有益于发展与巩固自我意识,也有利于巩固与加强对自己的认知,获得自我认同。
这样做,宝宝自我安抚能力更强
除此之外,重复一些相同的动作,提高对身体的掌控或者学习对自己说一些安慰的话语亦能达到巩固与加强自我认同感,助力自我安抚的效果。这些项目同样适于在镜前进行,让宝宝在镜像的辅助下,更好地构建自我认同。
1、照镜子、做动作,加强自我认同,助力自我安抚
爸妈可以鼓励宝宝站在镜子前面,作出不同的姿势或者重复相同的动作,并仔细观察镜像,引导宝宝认出镜中的自己,提高对四肢与其他部位的掌控能力,加强对自我的认知,从而加强自我认同。
比如让宝宝对着费雪智玩学习洗漱台扮鬼脸、鼓掌,在趣味动作中认知到面部五官、双手,提高他对自我的认识,构建起更笃实的自我认同感。
2、学习自助,提高自我认同,加强自我安抚效果
同时,自豪也是发展宝宝自我认同的强大助力。鼓励宝宝独立完成自助,养成自主饮食、洗漱等自助技能,能够帮助宝宝建立更稳定、坚实的认同,获得安全感,从根本上加强自我安抚的效果哦!
自我安抚令宝宝摆脱过激情感的漩涡,助力宝宝在平静、平和的状态下茁壮成长。爸妈务必要重视宝宝的自我安抚,及时提高宝宝的自我安抚能力,让宝宝的成长发育远离负面情绪的阻碍。
参考文献:
陆芳,《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育儿建议仅供参考,我们同时建议您咨询您的医疗保健师。
©2019美泰集团版权所有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