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时,妈妈会想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宝宝吃药,但有的喂药方法却是极其错误的,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妈妈快来自检一下,这些错误你犯过吗?
错误1:捏住鼻子强行喂药
这种方法万万使不得。家长捏住宝宝鼻子强行喂药的时候,宝宝会哭闹挣扎,这样药物就很容易呛入呼吸道,重者可能会引起窒息。此外,上海仁爱医院儿科的主任医师提醒爸爸妈妈,不要在宝宝躺着时喂药,这不仅容易呛到气管里,还容易使药物滞留在食管里,影响治疗效果。
错误2:称药为糖水
专家们也研发出了一些果味药剂,宝宝乐于接受。比如咳嗽药水,有些就是甜味的,妈妈甚至称之为“糖水”,哄宝宝喝。下次,当宝宝再次看到咳嗽药水的瓶子时,他很可能会把这“糖水”一口气全部喝下去。应该从第一次吃药就告诉宝宝正确的,此外,药物要锁在抽屉里或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错误3:吃“剩药”
宝宝吃的药不宜保存,尤其是一些非独立包装的药物,一旦打开后,保存不当很容变质。宝宝下次生病时,如果不小心服用了变质的药,会严重损害宝宝的健康。所以宝宝痊愈后,当次的药物没有用完,建议妥善处理。
错误4:擅自换药或停药
有些家长给宝宝用药后,觉得起色不大,认为没有效果,就会自己给宝宝换成另一种药,或者发现宝宝好转了,就把药停了。这样不但会让医生开的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可能还会使宝宝的病情反复。提醒各位爸爸妈妈,若是用药后宝宝病情不见好转,可再次前往医院就诊,不要擅自更换药品或停药,造成宝宝病情加重。
错误5:给宝宝吃药片
宝宝还小,吞咽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药片太大很容易卡到嗓子里。药片停留在消化道会损坏消化道的黏膜,还会让宝宝非常不舒服,所以建议妈妈尽量选择冲剂或者口服液。实在需要吃药片,可以把药片碾碎,这样利于宝宝吞咽。
错误6:用牛奶和果汁送服药物
众所周知,温开水服药为好。可是,宝宝的配合意识差,加上很多药物都有异味,于是,不少妈妈就用果汁、牛奶服药,殊不知,这样做有可能会降低药物的药效: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如果用牛奶送服硫酸亚铁等药物,会形成不溶解的复合物质,降低药效;果汁含有果酸,如果用果汁送服红霉素,药效就会被酸性破坏。
错误7:擅自增减药量
药物的剂量和结果直接相关。宝宝的药量尤其要严格控制,不要擅自增减,一天吃几次、饭前还是饭后吃、时隔多久吃,都要弄清楚,避免药量不足造成病情得不到控制,以及药量过量对宝宝产生副作用。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购买专门的喂药器,这种带有刻度的小勺会使宝宝药量的准确性更有保障。
错误9. 将多种药一起喂服
喂药不易,而宝宝生病时,医生经常同时开多种药物,妈妈为了省事,常常将多种药一起喂服。混合用药容易导致药效降低,如妈咪爱如果和抗生素同时服用,乳酸杆菌就会受抗生素影响而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大剂量的钙和锌一起服用,也会影响吸收率。给宝宝服用不同药物时,最好相互间隔半小时。
错误10:同时服相同成分的药物
如感冒药和退热药中可能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两种药同时都吃,就会造成超剂量服用,对宝宝身体造成副作用。因此,喂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看清药物成分,要确保不给宝宝同时服用含有相同有效成分的两种药物。
Tips:在日常生活中,宝宝难免生病,需要吃药。宝宝的近期常用药物,吃完一定要将药和说明书放回原盒中,避免误拿。用药前,除了看服用方法以外,也要看清楚副作用和保质期,一点也马虎不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