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树

孕育养娃神器

育儿问题搜这里

别忽视宝宝身上的红色“胎记”,可能是血管瘤

双双出生时脸上有一点红胎记,家人都觉得一点胎记不明显,就没当回事,没想到几个月后这小胎记越长越大,爸妈赶紧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结果是血管瘤。

注意!宝宝身上的红色“胎记”可能是血管瘤的表现

婴儿血管瘤什么样?

新生宝宝大约有2.6%~4.5%会长血管瘤。一般出生时就有,也有少数是出生后一段时间才出现。最初表现为红色斑片,并随着宝宝月龄增长而逐渐高出皮肤,形成草莓状的红色包块。大部分的血管瘤病变较小并且可以自发消退,不需要进行干预。然而,5%~10%的血管瘤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这些需要治疗。

血管瘤病因主要是胚胎出了错

2016年的《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欧洲专家组的推荐规范》中指出:女婴、低出生体重、早产,这些都是婴幼儿血管瘤的高危因素,其中女婴的发病率是男婴的2.3~2.9倍,而低出生体重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出生体重每降低 500g,发生婴幼儿血管瘤的风险就会增加40%。

另外,多项前瞻性研究已经证实,多胎妊娠、高龄妊娠、试管婴儿、先兆子痫以及胎盘异常(例如胎盘前置、胎盘早剥及脐带异常嵌入)也是相关发病因素。此外,如果自己的父母有血管瘤的病史,婴幼儿发生血管瘤的风险会增加两倍。


小心,头面部血管瘤对宝宝影响大

婴幼儿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后的第1或第2周内出现,但是不会晚于出生后第12周,有高达65%的前期病变在出生时就存在。肿瘤的主要生长期在出生后的12周内,随后生长速度下降,常在4~6个月时停止生长。 

85%~90%的婴幼儿血管瘤会在2~6 岁(有时到10岁)自行消退。约5%~10%的肿瘤会发生并发症,需要治疗。典型的并发症包括溃疡、功能障碍(有时危及生命)和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畸形。血管瘤还常有以下影响。

1.毁形象伤自尊:头面部的血管瘤让宝宝看上去异于别的宝宝,严重情况下,血管瘤侵占面部多个器官,致使宝宝面目全非。

2.容易溃破出血:血管瘤发生部位没有正常皮肤保护,更为脆弱,小宝宝经常乱抓乱动或来回摩擦,易导致血管瘤溃破出血,引起感染。

3.影响正常组织功能:血管瘤侵犯和压迫周围正常组织,从而影响其功能,严重者可引起残疾。


血管瘤的治疗有多种方法

由于婴幼儿血管瘤本质上属于良性肿瘤, 常在出生后的第2年内自行消退,因此,绝大多数病例不需治疗。但是,造成功能障碍或溃疡,以及可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巨大血管瘤,需早期治疗。对于眼部小的血管瘤,以及存在外形毁损风险的血管瘤, 例如面部血管瘤或女性乳腺周围的巨大血管瘤等,是否会造成功能障碍,和肿瘤后续的生长有关,需要密切观察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婴幼儿血管瘤其他全身治疗方法的评价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