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觉得宝宝越早学会站立和走路越好。相反也有很多家长提出疑虑:医生说不要过早学站学走,容易出现罗圈腿。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专家说婴儿过早学站立易致罗圈腿
儿科专家崔玉涛表示,过早让婴儿在大人腿上蹦跳;早期“训练”孩子站立、行走等,可能会导致今后发生“罗圈腿”。孩子的大运动发育是水到渠成的发育过程,过早、过多人为干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1.宝宝出生后骨骼正处于发育时期,没有完全钙化,骨结构以软骨为主,骨骼富有弹性,可塑性强。如果过早学站学走,宝宝容易向内或向外用力,导致两边软骨发育不平衡。长期处于一种姿势就容易出现腿部畸形,如罗圈腿、X型腿。
2.宝宝过早学站学走,可能会跳过爬行阶段。爬行对宝宝身体和大脑发育极其重要,最好不要让宝宝错过这个阶段。
3.可能会引起宝宝脊柱、盆骨发育不对称,进而导致宝宝出现脊柱侧弯。
4.过早学站学走,宝宝容易摔倒,可能会给宝宝在学习行走留下心理障碍。
因此,家长不要过早让宝宝学站学走,应遵循宝宝的发育规律,顺其自然。
专家说如何判断宝宝有罗圈腿
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康复中心的颜华副教授表示,宝宝是不是“罗圈腿”,其实家长自己是可以初步判断的。方法很简单:首先让宝宝仰卧,然后用双手轻轻拉直宝宝双腿,向中间靠拢。正常情况下宝宝的两腿靠拢时,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是并拢的,如果有间隙,就应引起重视,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宝宝下肢发育的问题。如果按上面的方法,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的间隙超过10厘米,很可能就是“罗圈腿”了,家长应马上带宝宝就诊,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进行骨科矫正治疗。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罗圈腿
宝宝得罗圈腿的常见原因有:
1.长期缺钙,这种情况家长不仅要注意给宝宝补钙,还应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或带宝宝多晒太阳。
2.不当养育方式,比如不恰当地使用学步车,过早让宝宝在大人腿上蹦跳等。
3.违背了宝宝的生长规律,比如让宝宝过早学站学走。
科学养育,预防罗圈腿
1.尊重宝宝的生长规律,按照不同月龄的发育特点来进行锻炼。一般10个月左右的宝宝可偶尔扶着东西站立一会儿,在这之前应多让宝宝爬行。
2.合理喂养,及时补充维生素D;在天气好的时候,多进行户外活动。
3.避免过早学站学走。
4.尽量少用学步车。
5.不要过早穿较硬的皮鞋。
学站学走,顺其自然
一般来说,宝宝一岁左右就可以独立行走。在这之前,宝宝要经过好几个大运动阶段,每个阶段对宝宝来说都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的,家长一定要给宝宝充足的时间和准备,帮助宝宝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学站学走也就水到渠成了。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