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爱吃饭、消化不良、脸色黄且无光泽、经常出虚汗、头发黄而稀等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也许宝妈们不止一次的听医生说:“您家宝宝脾胃不好,需要调理。”那很多妈妈不禁要问宝宝的脾胃问题是否真的这么普遍呢?那要怎么给宝宝调理呢?
什么是“脾胃”?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和腐熟。什么意思呢?就是胃把食物接受了,做初加工,脾将精微物质提取,作为营养输送到肌体各部位去,糟粕的东西通过胃肠排出体外。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运化功能较弱,吃多了伤胃,老饿着伤脾。脾胃虚弱,容易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吸收不好。
“脾胃”虚弱,怎么办?
宝宝保健应该以健脾补气为重,要注意胃肠功能的保养,不要吃的太饱,也不要多吃生冷的食物。如果在宝宝3岁之前,能够把胃肠保护好,以后孩子就能少病少痛。
预防脾胃虚弱,宝妈们一定要记住一点:喂养得当!肉类食品不要多吃,适量食用;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清热泻火类药物尽量不要给宝宝使用,以免伤胃;零食要有所控制。
此外根据宝宝的特点来特殊调理:比如,脾胃虚弱偏内寒的宝宝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以免破坏肠道酸碱平衡。可以多吃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吃一些中成药。偏内热的宝宝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
注意良好合理的饮食卫生和习惯。经常出现的一个情况,大人们整天端着饭碗追着宝宝满屋子跑,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喂养方式。让宝宝自己选择吃多少饭,给予他足够的自主选择权利,不强喂、不追喂。同时要在整个营养搭配方面注意,包括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
捏脊健脾胃能保健
捏脊是物理疗法,没有副作用,操作也很简单,家庭里完全可以实施,对宝宝的脾胃保健是非常好的措施。
具体做法: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
注意事项: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打好脾胃基础,利于营养吸收
0~2岁是宝宝的身体最重要的成长期,打好脾胃基础是促进消化、加强吸收的关键,吸收好身体自然就棒棒的。因此,利用合理饮食和物理疗法(捏脊)来帮助宝宝铸就健康的脾胃,坚持以往,宝宝一定又健康又有活力。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