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判力”这个字眼看似晦涩,实际上非常容易理解。比如你看到天阴了,就会想到应该是要下雨。这种基于对过去事物的经验、记忆所产生的分析和判断,就是预判能力。
宝宝虽然生活经验不足,但也有自己的预判力了。当他看到你换上皮鞋,拿上背包,就知道你是要去上班,这就是典型的预判。
宝宝的预判力具有选择性
为什么宝宝昨天才被石子路绊倒,今天就又疯跑过去,不知道慢慢走呢?他的预判力哪去了?这种现象“毫无原则”的现象,说明宝宝的预判是有选择性的。
通常来说,宝宝对自己的行为并没有精准的预判性。他记不住过去的经验教训,更想不到未来要承担的后果。即使你多少次说过不要玩电视机的遥控器,但当他又看到遥控器放在那里,还是会忍不住去按几下。好奇和渴望会深深吸引着他,使他根本不会想起上次因此受到的训斥,和这一次因为同样的事即将面临的批评。
积累行为体验 提升预判力
宝宝长大了,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很多时候都需要自己去做出判断。比如面对公园的攀爬架,有的宝宝会毫不犹豫地爬,完全不会想到如何安全地上去,以及平稳地下来。而预判能力较好的宝宝,就更容易先想后做,避免可能会导致危险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预判能力就显得很重要。
培养预判能力,不是要限制宝宝,而是应该帮助宝宝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更多行为体验,获得更多经验。在活动中教会宝宝处理各种情况的办法,让宝宝渐渐清楚不同的行为会得到的结果。这种有目的性地体验,能够有效降低宝宝身处危险,以及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