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不得不独立应对困难,怎么让孩子面对挫折时更加自信、勇敢呢?
很多父母都想到了挫折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挫折教育要适度,下面3个技巧能够让孩子越挫越勇。
技巧1.对自己和孩子有信心
有些父母发现,自信、勇敢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很自信和勇敢。虽然性格受遗传影响,但后天的培养也很重要。
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认为:“如果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大人都是热爱孩子的人,孩子也热爱他们,相互的爱会使孩子注意大人的语气、动作、性格等,将其吸收,并与自己先天的特质一起形成孩子自己的精神内涵。”
每个孩子的个性、做事情的方法,都有父母的影子,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父母的影响。父母对自己有信心,才能更容易培养出不怕挫折、充满自信的孩子。
技巧2.用正面态度排解负面情绪
当孩子遇到挫折,情绪低落,不愿意再次尝试,乞求父母出手相助时,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性格、行为影响很明显。
如果父母用阳光的心态对看待不好的结果,给孩子积极的鼓励,孩子会逐渐找回自信。
比如,孩子拼图失败了,如果父母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再花十分钟就能解决问题了。”
“你上次搭积木,不小心推倒了,后来不也是自己很快重新搭好了吗?相信自己,再拼一次吧。”
孩子听到父母的认可和鼓励,往往能够从失败中站起来,并且很快把事情做好。
技巧3.为孩子设立适合的任务难度
不少父母焦虑,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让两岁的孩子做三岁的事,让幼儿园的孩子做小学的事。
如果事情需要的能力和孩子当下的能力相距太远,只会对孩子造成打击,这不是锻炼抗挫能力,而是毁掉自信。
如果我们给孩子设定一个稍稍超出自身能力的目标,并且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孩子在一番努力之后做到了,就会对自己产生强大的认同感,变得越来越自信,遇到更大的困难也不会害怕了。
培养孩子的好性格,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完成的事情,父母不能企图通过一两件事就能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父母要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里,通过反复引导、鼓励、夸奖,给孩子无数行动上的支持,让孩子逐渐相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