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期肯定是宝宝的人生大事。很多家长都翘首以盼。说真的。等宝宝能自己走路,并走得稳妥的时候,带宝宝的确会轻松很多。 可是,对于宝宝的学步期,爸爸妈妈们究竟了解多少呢?在学步期里,如何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的成长? 学步期之困惑:早走,慢走对么? 小孩子刚生下来是不会走路的,所以我们才会说“学步”。 学步包括了神经和肌肉,平衡,肌肉的控制,骨骼结构的发展,还有大脑里中枢的平衡,这几点条件都有的话,走路自然会越来越好;这是需要靠时间循序渐进,并非一蹴可成。 所以宝宝多大时学会走路才算正常呢?幼儿学会自己走路的年龄范围其实很大,小至11个月、大至1岁4个月,都算正常的范围。也没有越早走就越好这回事。 太晚才学会走路的话才有可能是有神经肌肉或骨骼排列方面的疾病。例如两岁以后还不会走路,就可能有脑性麻痺或发展迟缓的问题,这时就要特别小心。 一开始学会走路时,宝宝为了维持自己的重心,双手会举得很高、两脚间距打得很开来保持平衡,走路时脚掌也会因为直接着地接触地面而发出很大的声响,模样十分可爱。 这些动作在一开始都是很正常的学步历程,因为宝宝的足弓和足部肌肉尚未发展好,走得还不稳,不过大约在1岁半之后,宝宝就会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接近正常行走的步态了。 太早学走or过度保护都不好 偶尔会见到一些急着帮宝宝学会走路的爸比妈咪,拉着才8、9个月大的孩子直立起来练习跨步,这么做真的可以帮助宝宝发展学步吗? 其实这么做并不妥,因为8、9个月大的孩子腿部骨骼、肌肉还在发育,如果过早让孩子承重,容易影响整体下肢的发展。 此外,目前学者普遍认为,多爬行有助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而且这段能够爬行的时间其实很短,孩子一旦学会走路,就不大愿意爬行了,因为他们觉得用双脚能够走得更快,所以建议在1岁前不需要特地教宝宝走路。 有些爸比妈咪则倾向过度保护宝宝,担心宝宝玩得脏兮兮,因而常将他们抱在身上或放在推车、床上,无形中减少了许多让宝宝主动练习爬、站、走的机会,这等于是剥夺了宝宝学习的机会。 在医界,宝宝走路属于其中的粗动作,在11个半月大左右,约有1/4的宝宝可以自己走得很稳,而到14个月大时,已经有近9成的宝宝都能达成了。 常见许多家长因为宝宝超过1岁还不太会走路而十分焦急,其实这和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有的宝宝受到的刺激比较少。 例如:父母比较没有时间陪伴他们、带着他们练习走路,学步发展可能就相对会比其他孩子来得慢。平时只要多多鼓励、辅助宝宝,时候到了他们自己就会有想要站起来、行走的欲望,家长不需过于担心。 不过,如果宝宝超过1岁却连站的动作都还没有出现,或超过1岁半还不会行走,就建议爸比妈咪带宝宝就医检查,确认是否有骨骼、神经,或是肌肉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如果1岁2个月还不太会走,可是已经会扶着东西站立,倒是可以再观察看看。
宝宝学步
宝宝的这一小步,是TA人生的一大步。爸爸妈妈不只是宝宝学步的旁观者,有了你的帮助,宝宝才能更快地学会...
1915
下面这些因素,可能会限制宝宝爬行
父母一般都会格外重视“爬行”,因为这是宝宝动作发展的一大步。当宝宝的脑部发育到达一定程度,周边神经...
1760
帮助宝宝学走路的好物推荐
虽然宝宝只能迈出小小的步子,但却是他运动能力发展里程碑上的一大步。为了帮助宝宝走得更稳、更快,你不妨...
2221
平衡协调能力有助宝宝学步
自信当宝宝学会站立后,就迫不及待的想甩开膀子,大步往前走,但却因为宝宝还没能掌握平衡,往往都是一走...
2189
宝宝出现这6种跑步姿势,妈妈要注意
但是,医学专家指出,跑步时膝盖正常向前活动,力度可均匀分配,但如果姿势错误,尤其是追求速度迈大步,会...
2543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