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记忆力发展的规律 宝宝走在路上,突然指着一个大门口的小斑点狗兴奋地嚷了起来:“我昨天还看见这只小花花狗了。”事实上,他看到这只小狗是两个星期前的事情,尽管如此,他确确实实清楚地记住了这只可爱的小狗。一路上,他还记起了两个星期前遇见的很多事物,尽管他的记忆有些混乱,甚至把一个星期前、三个星期前看到的事物也都揉在了一起。如果再给他一些小小的提示,会帮助他回想起了越来越多的事情。 其实,所有孩子记忆力都会这样表现出与成人截然不同的一些特色。 记忆力发展进程: 0-7个月:短暂记忆周边事物 孩子最早的记忆是对妈妈喂奶姿势的记忆,只要妈妈把宝宝抱成固定的喂奶姿势,他就会做出寻找乳头的动作。 7-9个月:能想起不在眼前的事物 妈妈、爸爸以及其他许许多多事物都已经印在了宝宝的脑海里,无需任何具体的提示就能想起他们。 9-12个月: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模仿 宝宝的活动记忆能力开始发育,他的大脑已经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发生在他面前的事情。 1-3岁:有了长久记忆 随着脑容量的增加,1岁尤其2岁以后宝宝的记忆力开始迅速增强,已经能够长久地记忆他经历的一些事情以及他接触到的事物。 3岁前的记忆发展,靓妈酷爸们需要知道这些: 虽然我们几乎很难记起3岁前的事,但并不等于没有记忆,只不过它的发展有自己的特色: 特色1:以无意、机械、形象记忆为主 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往往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因此,这时候的记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甚至你让他记什么,他就记什么。 因为大脑还未发育完全,理解能力较差,当孩子对记忆的事物不了解时,就只会死记硬背,进行机械记忆。这就是为什么他可能会很多歌曲和儿歌,但是对歌词和儿歌的意思并不理解的原因。 孩子在学会说话之前,记忆就像在照相,所记忆的内容大多是事物的形象。因此,直观、形象、有趣味的事物往往能够吸引他的兴趣和注意力,让他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特色2:容易受情绪影响 3岁前孩子的记忆富有情绪色彩,特别容易记住那些令他愉快或悲伤的情景或事物。在听故事、儿歌时,往往特别容易记住其中最有感情的那些句子,还有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都能引起情绪上的反应。 特色3:随意,还不精确 3岁以内的孩子记忆没有目的性,凡是感兴趣的、印象鲜明的事物容易记住。但回忆的精确性较差,往往是片段的、不完整的,常常会出现丢失细节、颠倒时空或者将人物事件与时空随意组合等情况,比如把梦里的事说成昨天发生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