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鹅口疮的原因及症状
鹅口疮是一种念珠菌感染疾病,多数是由于妈妈在哺乳时,乳头不干净或手指的污染传播引起的。
如果每次喂奶时,宝宝都哭闹或拒绝喝奶,家长应该仔细检查宝宝口腔,如果发现口腔黏膜上有白色乳凝块状物,就像凝固的牛奶或酸奶一样,且不易剥离,一旦剥离后,剥离的地方也会发红,少数宝宝还伴有发热、腹泻等,这些症状就说明宝宝可能染上鹅口疮了。

引起鹅口疮的预防及应对方法
预防鹅口疮有以下几点:
⑴ 妈妈给宝宝喂奶时注意清洁,喂奶前要用温水和专用毛巾清洗乳晕;
⑵ 妈妈要勤洗澡,勤换内衣,每次抱宝宝时要先洗手;
⑶ 定期消毒内衣、玩具等宝宝喜欢啃咬的物品,宝宝如果喜欢吸允手指,也要经常给宝宝洗手、剪指甲;
⑷ 奶瓶、奶嘴等器具使用前要用开水烫,用完后也要及时用开水彻底刷洗。
出现鹅口疮时的应对方法:
① 如果宝宝出现小片鹅口疮,可以用棉签沾取2%碳酸氢钠溶液,就是小苏打溶液,清洁口腔,每日3-5次,一般3天左右就可以见效;
② 如果宝宝为大片鹅口疮,可以用浓度为每毫升10-20万单位的制霉菌素溶液涂抹口腔,每日3次,或用制霉菌素粉末每天25-50万单位,分3次涂抹口腔。(本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