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出生起,估计各位就没睡过好觉。孩子打败了肠痉挛、戒了夜奶、牙也出得差不多了,然后我们都欣慰地以为终于可以摘取胜利的果实了,谁知道孩子却出现了下面这种场面: 孩子入睡两三个小时后,突然惊醒,大哭尖叫,哭得声嘶力竭,有时还用头乱撞,拳打脚踢; 当你试图去安慰他时,他睁大眼睛看着你,却好像不认识你一样;你去抚摸他,他却挣扎得更激烈,甚至推开你,攻击你;你喊孩子名字,他反而哭得更厉害; 你试图喝止他,他居然拳打脚踢或者开始打自己! 是不是有点可怕?有点被神秘力量控制的感觉? 有的家里老人一看,一拍大腿,曰:中邪了!遂请法师,法师作法后,孩子依然故我地发作,甚至把法师也暴打了一顿。 我乡下对付这种孩子还有用污物镇“妖”的,啥污物就不说了,反正不是很污的小黄本。 那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其实,这叫Night terror(中文译作“夜惊症”),但它跟噩梦(Nightmare)是完全两码事。 夜惊症在幼儿到学龄前儿童中比较常见。对近2000名儿童的一项研究发现,40%的2.5岁至6岁的儿童曾经有夜惊症。大部分孩子们在大约12岁前症状会自行消失。但极少数孩子到成人还会出现症状。 为什么会发生夜惊? 当孩子在深度非快速动眼睡眠 (Non-REM Sleep)阶段处于半醒状态时,就会发生夜惊。 用人话翻译就是:孩子在睡眠和清醒之间卡壳了。俗话就是“半梦半醒”。 所以你看到孩子的半清醒状态就是:孩子会睁开眼睛、尖叫狂哭、打人、胡言乱语。而你看到孩子的半睡状态症状就是:孩子睁着眼睛也不认识你,你安慰孩子,但孩子却没反应,因为他的脑还在“睡”。 夜惊跟噩梦的区别在于: 1. 发生时间不同。 夜惊发生在入睡后两小时左右,噩梦往往发生在睡眠的后半段。所以如果晚上9点钟入睡,11点左右开始狂哭,还越安慰越糟糕,那可能是夜惊了。 2. 夜惊不留记忆。 而当孩子早上醒来后,他对夜惊是一脸茫然,毫不知情,没有任何记忆。而对于噩梦,孩子经常会有印象。 3. 行为不同。 做噩梦的孩子,他是认识你的,知道你是谁,安慰也会起作用。 而夜惊孩子,越安慰可能越糟糕。你看到孩子睁大眼睛看着你,却跟你形同陌路,那种感觉就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认识我。(此处可有泰戈尔式苦恼) 夜惊症有害吗? 虽然夜惊症看上去好像很可怕,而且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但实际上夜惊症不会给孩子带来任何伤害(除非他把自己撞伤、打伤)。孩子可能看起来很清醒,但他实际上他还在睡,所以醒来后也不会有不愉快的记忆。 大部分孩子12岁之前夜惊会自行消失。 发生夜惊怎么办? 首先就是不用请法师了。这纯粹是医学问题,用科学解决。不过经常是家里老人闹着要请法师,所以不请法师,小孩和老人一起闹;请了法师,老人不闹了,小孩继续闹。所以如果实在招架不住一老一小折腾,可以找法师先把老人镇住。 言归正传,孩子出现夜惊时,千万不要唤醒孩子。 不要用手去抚摸他或者抱他,他可能会反抗或者哭得更厉害。只需轻轻地跟他说话(我比较喜欢说:“嘘-嘘-嘘”或者“爸爸/妈妈在啊”),并且在旁边看着他,确保他安全,不要让他打自己,不要掉下床,直到他再次入睡就可以了。 没错,孩子可能看上去很痛苦,那是因为他没有真正清醒过来,强行干预他可能会更加激动。 所以很多鬼上身的故事可以科学地现场还原一下:很多孩子惊醒的时候,被家人请来的法师用桃木剑、圣水之类的东西刺激,孩子立刻感到相当害怕,然后奋起攻击,最后又自行入睡。整个场面看起来就像拍驱魔真人秀一样,家长在旁看到的是:哟,附在孩子身上的妖孽怕大师了;嘿,妖孽反攻了;最终邪不能胜正,妖孽走了,鼓掌。真是一场在21世纪上演的中世纪闹剧。 所以,观察等待(Watch and Wait)是最好的办法。下面是国外一个指南,也是建议:确保安全,让孩子自行再次入睡。 但孩子如果再次进入深睡眠,又卡壳的话,可能又开始新一轮夜惊了。所以有时孩子可能一晚折腾两次。 当然,如果夜惊很频繁,或一晚上夜惊好几次,那就要去看医生了。 怎么预防? 有点尴尬哈,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方法来防止夜惊。但夜惊并不意味着孩子有心理问题。 你可能会发现,如果孩子生病、疲劳或服用某些影响他的大脑的药物时,孩子更容易出现夜惊。 又或者如果孩子过度焦虑,或者突然有一个巨大的噪音,孩子也可能更容易出现夜惊。 放到现实中,孩子白天玩得非常兴奋,下午也没睡觉,然后晚上出现夜惊几率就更高;又例如孩子要入新幼儿园、换新老师、或者保姆、换带孩子的人、换新环境等等,夜惊的几率也会提高。 下面这个是国外的指南:预防夜惊首先就是形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样有利于孩子在晚上放松。例如,让他刷牙、洗澡,然后让孩子躺床上给他讲故事。尽量不要让房间有气味(香味、臭味),被子不要太薄或者太厚,选择一个舒服的枕头等。 如果孩子的夜惊症通常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像个闹钟一样定时醒),你可以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