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不少媒体都报道了深圳“巴掌宝宝”的生命奇迹。
胎龄23周,出生体重仅480g,比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还轻,身长28cm,成人手掌那么大小。这个“超早产儿”名叫静,父母给他取了个小名叫“早早”。
4月19日,“早早”顺利出院回家了。
如今,她的纠正年龄2个月了,体重3.1千克,身高也长到46.5cm,体温、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也稳定正常了。
她的救治成功,创造了全国首例体重达最小极限的超早产儿存活下来的奇迹。
早产宝宝的呼吸、消化、免疫等系统均未发育完全,相对于医院监护室中特别的护理和治疗外,家庭护理更为重要。
喂养
喂养是生长发育的基础,由于早产宝宝各方面能力较正常婴儿差,吃奶力气不足,需要耐心喂养。一般出院初期,一次喂奶多需要30~40分钟。喂奶期间孩子经常会睡着,可通过抚摩耳部弄醒孩子,完成喂养。
另外,在喂养时,很容易出现喂养后的呕吐现象,此时应将孩子置于侧卧位。这时,一侧嘴角处于低处,口腔内存留的呕吐物易于流出口腔。
保暖
同时,早产儿要特别注意保暖,房间温度要尽量保持恒定,同时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生活用品应保持清洁。
在夏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在冬季则室内温度保持在24左右为宜。这样的温度不仅有利于早产宝宝“追赶”生长,同时也能减少其感染的机会。
在睡眠上,早产儿不宜平躺,而应采取侧卧位,左右两侧交替侧卧,这样可以使婴儿两侧肺部都能很好地扩张,还可以通过变换体位改善他们的血液循环。
清洁
早产儿回家之后,即便没有出汗最好也天天洗澡。但是很多家长因为害怕孩子感冒,不大敢给孩子洗澡。所以,经常可以发现不注意清洁的早产儿,脖子、大腿等皮肤皱褶的地方出现糜烂的现象。
给宝宝洗澡,最好在喂奶后一个小时。洗澡的时候室内温度要适宜,特别在冬季,室内温度一般要保持在26-28之间。水温控制在40左右,妈妈可以用自己的手腕内侧测试水温,以不烫为宜。
此外,早产儿出生后视听觉及大脑尚未发育完善,因此,早期适量的视觉、听觉刺激可以促进视觉、听觉的整体发育,为日后宝宝的语言发育打下良好基础。(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