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要会忍耐
容忍是一门处世大学问
但是,家长如果遇到以下情况
请把美德放一放
出手教对方改正
孩子遇到不公平的对待,不能忍
有个叫筑室的女孩,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小学二年级时,学校有了食堂。
以前的食堂大家都懂的,做饭巨难吃,不卫生,还楞贵。这是个重要前提。
学校不敢明目张胆的要求学生必须吃食堂,就把放学时间做了调整,每天中午只休息半小时,让孩子没时间回家。
筑室妈妈知道了,决定每天中午为孩子带饭,火腿罐头、骨头汤……
筑室在外面的乒乓球台上吃饭,其它小朋友就趴在窗户旁边看,羡慕的不得了。
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学校终于怒了。
叫家长!
老师找来筑室妈妈,义正言辞得说:别人家孩子都能吃学校的饭,就你家孩子不能?
你们猜这位妈妈怎么说?
两个字:
不能!
……
还可以这样回答!
老师内心已崩溃~
让她们家一搅和,食堂游戏玩不下去了。
其它家庭醒过神来,也开始给孩子送饭,最终,学校取消了半强制午餐。
孩子进入社会,难免遇到不公的对待,有对孩子身体的,也有对孩子心灵的。比如下面这种内心的委屈,孩子难免会遇到:
小区里,孩子和小朋友闹矛盾,起了争执,结果那小朋友家长不分青红皂白,护着自家孩子,把矛头直接指到你家娃身上开始批评,娃受了委屈哭着来找你。你该怎么办?
教育孩子忍让?请问忍让和懦弱如何区别?孩子能分清吗?
当妈的要第一个站出来,拿出为人父母的气概!
如果孩子有错,我们要他知错,要他改!
如果孩子没错,我们就要支持他,告诉他,他是对的!
如果孩子觉得委屈,要找对方理论,告诉他,爸爸妈妈就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如果孩子想谦让对方,也请务必告诉他,谦让也是一个勇敢的决定!
总之一句话,孩子遇到不公平对待,父母绝不能躲在后面,孩子一生第一份勇气,一定是父母给的!该站出来的时候,绝对不能忍!
孩子遭受亲友戏谑,不能忍
这些话一定有人对你家娃说过:
「你妈妈不要你了,跟我回家吧」
「你妈妈生了个小弟弟,不喜欢你了」
「你问问妈妈,是不是从垃圾桶里把你捡来的?」
……
听到这些话,孩子心灵要承受10000点伤害。
「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位居语言凶器榜榜首,却是亲友常常戏虐小朋友的话。
百度上有位妈妈这样说:
我在城里上班,孩子放在老家。
过年时回村里,发现老是有人问儿子:这人是谁啊?
儿子答:妈妈。
然后对方居然说:这个不是你妈妈,你妈妈在市里,她不要你了!
……
当时我就震惊了!
我想到了老公不吃蛋黄的故事。
他小时候有次吃蛋,一个老奶奶说:你吃的什么啊?黄黄的。呀!是稀狗屎吧?哈哈哈……
从此以后,我老公再也不吃蛋黄。
我不希望儿子留下类似这样的童年阴影……
这位妈妈提到的事情很多家长都遇到过。遇到这种玩笑,当妈的绝对不能忍,要第一时间制止亲友,然后抱住孩子告诉他,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不管别人怎么说,爸爸妈妈都不会不要你的!
因为这些玩笑是不能随便开的,小朋友会当真!会当真!会当真!请务必想想孩子的感受!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还碍于情面,一身不吭,孩子还能指望谁!
遇到逼孩子分享,不能忍
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自愿的行为,但不是义务。逼着分享,绝对不是什么美德!
这种场景你也一定遇到过:
亲戚朋友带小孩来家玩,看到自家宝宝的玩具,便开始动手动脚,宝宝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但经不住亲友们你一句,我一句……
以前笔者也不懂,觉得没什么,但后来看了一篇文章瞬间明白了。
原来在孩子眼里,玩具是有灵魂的。
笔者想起弟弟的一件事:
弟弟有一个玩具小熊,从1岁陪着他到现在上大学。20年了,弟弟离不开它。
有一次妈妈觉得小熊脏,把它扔到洗衣机里,结果小熊肚子里的填充物全都被甩了出来,变得破破烂烂。弟弟很伤心,但依然对小熊不离不弃。
他和小熊,是有感情的。
孩子对自己的玩具也是如此,可能别人觉得只是一个小车,一个洋娃娃,但对孩子来讲,那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把他的一部分分给别人,他不拼命才怪!
这一点西方家长做的要好一些,他们特别关心孩子的权利,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即使是亲弟弟、亲妹妹也不可夺取!
明白了这些,以后就是被亲友拉黑,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啊,孩子的权利需要父母来保护,也只能由父母来保护!强迫孩子分享,坚决不能忍!(来源: 魔妈团团转)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