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可以打小朋友。你的孩子打了别的小朋友,该小朋友的父亲就极有可能冲咱娃肚子上狠踢一脚。你的孩子被别人打,你也心疼。同理,挨打小朋友的父母也心疼,一心疼起来难免失智,做出些不理智的事相当正常,一脚给咱把娃踢死咱也得兜着,判他死刑咱孩子也回不来。
2:小朋友之间打架或产生争执,人家父母在意的不是小朋友的态度而是你这个妈妈或爸爸的态度。你的娃抽了人家娃一个大嘴巴,有的畜生父母会说:“没关系的,小孩子打人不疼”。有的正确父母则会立即批评自己的暴力娃:“你怎么可以这样?快!去道歉!说对不起!”如果你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方父母的气登时就几乎全消,会笑着告诉你:“没关系的,孩子嘛”,而你如果你拿不出应有的态度,被打小朋友的爹娘踢你孩子的肚子,只能说活该。
3:必须教育孩子在公众场合的文明和礼貌。
一、若非儿童活动场所,你的孩子不能大声喊叫。没人爱听你孩子咋咋呼呼的叫声和笑声,当然,儿童乐园里是可以而且是应该的。但若是在餐厅里、剧场里、影院里则万万不可以,你爱听这些令人反感的声音可以中断用餐和看戏带着你的崽儿滚回你的家里听,不能影响他人。
二,任何场所,你的孩子不可以过于“活泼”,不可以跨越自己的活动范围去动别人的东西或身体。有一次我陪一个女孩子去相亲,一个SB孩子故意把手中的冰淇淋抹到了相亲女孩的头发上还咯咯的笑,那一刻,我脑中没有想他只是个孩子,而是想用哪种姿势能准确的一脚踢死他。
三,物权教育。你孩子的东西就是你孩子的,他有权维护也有权不借给其他小朋友。同样,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你的孩子极有可能借不来,他可以拿自己的玩具交换着玩,如果对方仍然拒绝,你可以给你的崽儿买一个同样的玩具惯着他。但他不可以气急败坏的摔碎别人的玩具或者直接抢了来。他没这个权利。如果他抢过来,那对方小朋友的父母就可以反抢——人家不管这个。你也别以为天下都是好脾气,有的父母不见得多理智,一根筋的人比比皆是,全人类里占3成。
四,不可以在非儿童专用场所奔跑。前不久,在某家餐厅里,有个服务员端一盆儿烤鱼去某桌,在拐角处,一个乱跑的孩子撞翻了那盘儿烤鱼,炙热的油和炭把那个缺德孩子烫伤了。我看了新闻,感到很快乐,是的,我一点儿也不心疼那个乱跑的孩子,那个没接受过类似教育的孩子。
五,父母带着孩子,别犯SB劲,别跟人家产生龃龉和争执,也就是说,能忍则忍,你身系两条命。几年前北京有一个女的推车宝宝车跟一个汽车上的醉汉吵了起来,互相顶牛中,男子说:“急了我把你孩子摔死”,那位牛逼女激他说:你敢!你试试!
结果那男的真试了,孩子被摔死了。后来, 女的瘫坐在医院的地上,一副“再也无法趾高气扬”的样子。
最后,关键的一条,也是你一定要记住的一条:没人喜欢你的孩子,除了你和你的家人。哪怕你的孩子非常乖巧,对别人而言也不过是个“别人家的孩子”而已。更何况是一个乱喊乱叫、乱跑且可能脾气暴躁的孩子。
近期之事有感而发,有不对的地方请勿指正,因为我这人喜欢“胡乱禁言”。
我儿子身高体重相对他的同龄孩子略偏高,但从不还手,只会在挨揍时说,你不要打我的头,打我的手。我内心是有些焦虑的,也曾经用和你类似的问话和他沟通过,甚至差点买了一个拳击沙袋回家。然而,他还是回答我,我不还手。我不打小朋友。目前还未找到更好办法,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