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带小家伙回乡下老家,发现小小鱼的一个玩伴变了很多。
以前那个总是躲在奶奶屁股后面的小女孩不见了。
而是一个脸上带着微笑,敢和一群孩子一起奔跑,还总是冲前面的小女孩。
我觉得奇怪,问缘故。
原来孩子现在是自己的妈妈带了。她妈妈换了一份工作,回到家周边的一个工厂做小会计,当然收入不如以前在城里。但是她能每天下班回来带孩子,周末能陪在孩子的身边。
以前这个孩子是周边最老实也是最胆小的一个孩子。
如今在妈妈的陪伴下,开始变得乐观积极,自信大方了。
还记得以前,我带着小小鱼去外边路上玩,她总是怯生生地看着,然后跑到奶奶屁股后面,揪着老人的衣角,小心嘀咕,我要给爸爸打电话,我要找我爸爸。
“你爸上班呢!你妈也要上班,你不知道我带你多辛苦,你以为我想带你啊!”老人总是凶她一下,这时候孩子的头都埋到脖子里面去了。
2
很多的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不自信。当然有一些是天性使然,性格气质趋于内向。这样的孩子表现的比较内敛,看上去不自信。但实际上内心充满力量的孩子居多,不要被外表所迷惑了。
而真正不自信的那群孩子,是家庭造成的。
孩子都需要从心理上不断的自我肯定来获取前进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而对自卑的孩子来说,要摆脱自卑的阴影,并树立自尊和自信,得到肯定无疑非常重要。
父母要做的就是:肯定孩子,陪伴孩子,给孩子摸得着的你!在心灵上给予肯定,在生活中给予陪伴。
童年时,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会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决定他一生的性格命运。
孩子最大的自信心来源就是父母的肯定和信任。哪怕全世界的人都说他不好,你还是要站在他这边,肯定他,陪伴他。
有人会说,难道要给孩子溺爱吗?
但是,我们很多的父母最大的问题不是溺爱,而是不会爱。
在该给孩子爱的时候故意去压制他,剥夺他对爱的感受,又不去聆听孩子对爱的呼唤和表达。
很多时候,比在乎孩子来说,父母更在乎外界人的看法。很多父母一旦有人说自己孩子的不对。他们动手和责骂的速度非常快,不问缘由。因为他们自己的内心早就给孩子贴了标签。
我曾见过一个妈妈,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个捣蛋鬼,经常把其他的孩子弄伤。
所以有一次一个妈妈牵着一个哭喊着的孩子经过她们家门口。
她马上把儿子叫过来,拿着棍子问:那个孩子是不是你打的。
惶恐而委屈的儿子望着自己的妈妈,内心是何等的失望难受呢!
3
曾看到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老师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一点落泪。“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够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特别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第二次家长会,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你儿子数学排49名,我怀疑他有智力问题,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下。”
回家的路上,她哭了。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时,她振作精神:“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你能够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些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
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起得都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她还是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儿子把清华大学招生办的通知书送给了妈妈。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聚集在内心的泪水。
如果你觉得这只是一个煽情的小故事,那我觉得这个故事也是值得为人父母的我们学习的。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能给孩子自信和动力。
4
我想很多父母都发现,自己鼓励孩子的一些正面行为,孩子会不断地去巩固那个行为,期待通过做好这件事得到你的肯定和鼓励。
比如陪小小鱼读书,他有时候会自己即兴表演一下,我会给他鼓励,让他发挥,继续讲这个故事。有时候他也会认错东西,这个时候,如果你来一句,怎么这么傻啊!孩子阅读的热情被打击了一半。
要知道,谁都喜欢听赞美的话。特别是小家伙们,他们天真无邪,非常在乎父母的看法。他们对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非常在乎,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
有一位淘气的小姑娘,平时总是因为淘气而受到妈妈的责骂。有一天,她故意表现得特别好,但从开始到晚上睡觉前,妈妈没有一句表扬的话。她躺在床上哭了。“难道我今天不是很乖的小姑娘吗?”
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通情达理,只是你给予她足够的爱,足够的自由。请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和爱。
人类本性中都渴望受到赞美,孩子尤其如此。所以对孩子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鼓励。
你不能说这些话:傻瓜、笨蛋、没出息!白养了你!
如果你想说,要不对着镜子先说给自己听听,看看你可怖的面目和那种责骂产生的负能量。这种暴力语言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能够诛心。
5
卢梭在《爱弥儿》里提到:让人真正痛苦的是人的欲望超过了实际的能力。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当然那些已经被成功学洗脑了的人不会赞同。在他们的世界里,人定胜天,只要跟着导师走,一定会成功。
很多人将当下的这些欲望,夹到了养育孩子的方法之中。从小就喜欢拿孩子去跟其他人比。
而让孩子真正失去信心的是一次又一次被无情的打击。
这种打击来自父母给设定的那些高高的目标,来自父母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真正明智的父母,他们会去理解孩子,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成功后给予奖励。发现孩子的长处,告诉他。不会去提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6
如今,千万不要以为生的孩子少,爸爸妈妈给的爱就多。在以前,兄弟姐妹多的年代,哥哥如父,姐姐若母,一群兄弟姐妹在一起,也不缺爱。
现在一个孩子,问题反而更多了,很多的孩子是孤独的,缺少小朋友之间的沟通。
如果父母没有有效的陪伴,就会出现问题。
如今,很多的父母疲于奔波,忙于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往往忽略了跟孩子之间真正的情感交流。
也许只有孩子过生日或者生病了,才能陪在一起。只有考了好的成绩,才得到父母的奖励大餐。但更多的时间,父母都和孩子不在一个世界,不在一个频道上。
哪怕经常见面,心灵没有交流的大有人在。但是,爱不就是一点一滴的陪伴吗?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青春期阶段如果不能正常的发展就会对人生形成不确定性或者说是无归属感、为人冷谈冷漠、缺乏关爱的意识。
据统计,在少年犯受试者自我报告的受到忽视或虐待的历史中,有26%~84%的个体受到的是忽视或心理虐待。
这些少年犯多数都存在认知方面的障碍或情感方面的缺陷,如存在敌意归因、道德感丧失、述情障碍或情感表达不良等,这类青少年犯罪率较高,伴随着明显的反社会性格特点,不仅让自己和家人伤心。
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情感忽视,那么长大成人后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一个问题父母今后又会带出一个问题孩子,是多么的可怕。
7
在太多的家庭里,父母对孩子文化素质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孩子心理素质的重视程度。
如果没有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哪怕再多的分数,再好的房子车子,也换不回一个健康阳光的孩子。
这世间,唯有错过的人生无法再重来。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不会重来,在那些年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
要知道,孩子需要得到的是父母独一无二的爱,而不只是一种照顾。
克里希那穆提曾说:如果父母真的关心他们的孩子,社会在隔夜之间就会改变,我们会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家庭,会有一个没有冲突、没有战争的世界。
用心陪伴孩子,给孩子一个能够摸的着的父母。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