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养娃神器
广告
每到寒假,对于家长来说,除了享受亲子亲密互动的愉悦之外,恐怕都免不了假期综合症的焦虑:赖床、沉迷游戏、贪吃、变胖,甚至生病。
假期综合症并非不可克服,但需要家长转换思路,让孩子体验世界的多元和丰富。这种体验机会在他成年之前为数不多,成年之后又为时已晚。
因此,要让孩子过一个丰富有料的寒假生活,第一关,其实不在孩子,而是家长。家长首先要纠正常见的几个错误观念。
3、让他设计一次亲子活动寒假是亲子互动的最佳时机,但是如果光是在一起吃吃喝喝,就太浪费了,而且不见得能够真正增进亲子之间的亲密度。真正的亲密是需要心与心之间发生链接的。
比如,如果你的孩子平时被宠爱太深,吃不了苦头,那么带他去偏远山区的农村观察、体验几天生活,对他一定是有所触动的。再如,如果你的孩子平时不太喜欢分享,那么带他去参加一次慈善活动,当一当志愿者,他也一定会体验到全新的分享和帮助别人的快乐。这样的经历无需高大上的旅游景点的支持,也无需财力雄厚,但是带给孩子的收获一定是远远超过一场纯粹的、高昂费用的游玩活动的。2、引导孩子策划一次远足旅行如果你想锻炼孩子的毅力、吃苦精神,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是一场有趣的艰苦。更关键的是,这创造了一个可让孩子亲手参与策划的机会。不仅能让他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更让他的心思变得细密,还顺带涨了见识,一举多得。
但要注意,虽然,你和孩子商量制定了家规,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家规来督促孩子。理由很简单,假期,像学校这样规律、自律的环境没了,老师、同学这样诚心督促自己成长的伙伴也没有了,因此面临的各种诱惑骤增。再加上你的爱心泛滥,让孩子摸准了你会忍不住放水的心理,便会施展撒娇、生气、耍赖等各种手段,让你一步一步妥协、退让。因此,即便你下了“狠心”还是可能出现脱离计划,超越规矩的意外。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定下规矩,但是尽量不给孩子去触及规矩的机会,而是尝试着转换思维、转换角度让计划变成孩子自发去做的事情。比如,你想让孩子变得更独立,制定了每日家务计划。但执行时,尽量不要用计划、家规来要求和催促他,而是让放低姿态,向他“承认”自己做的家务哪里不够好,希望他能够帮助爸爸妈妈不管通过书籍也好、网络检索也好,提出一个更完善的解决方案。这样同样是在完成计划,只不过是转化了一下视角,但是执行阻力就会大大减小。再比如,你们的计划中,每天要晨跑,督促孩子执行的最好方式不是设定闹铃,然后准点叫醒他。而是让他来当督长,来叫你们。以此类推,慢慢地,孩子就会体验到一种掌控生活的感觉,而不是时时被掌控,内在的动力就会越来越足,一切就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了。此时,你可乘胜追击,带着孩子从以下这些角度来进行寒假设计,定会为它增添些别样的精彩。1、让孩子涨一次“颠覆三观”的见识这里说的涨见识重点在“颠覆三观”上。成熟意味对过去的颠覆或升级。这就需要父母用心去观察和发现孩子平时成长的瓶颈、性格的局限。
真正有效的做法就是闭嘴,直接让孩子从一个最简单、最容易获得成就感的行动开始。想让孩子爱上阅读,什么都别说,带他进书店、图书馆顺便逛逛,“随手”翻开一本符合他兴趣的书推荐给他;想培养孩子的运动爱好,先带她去运动场溜达一圈,让她发现运动的乐趣,或者带她去运动器材店玩一个大探险,找出那些陌生器材的功能是什么;想让孩子学会做菜,先带他去菜市场体验一下选材、买菜的感觉,给蔬菜找找茬……阻碍目标、计划实现的往往不是它不够完美,而是我们一开始就急于求成,从大处着手,想一步登天。但要知道一个完美的目标只能给你一时的冲动,只有无数细微简单的行动才能让你及时得到反馈,获得持续的成就感,从而支撑你持续地进行后续行动。对于孩子更是如此。正确的做法是:轻长远,重短期;轻复杂,重简单;轻说教,重行动。定家规,奉“家规”为上当然,必要的家规还是必须有的。但是,要让家规生效,做法必须聪明——放下掌控。在制定家规上面,聪明的父母不会是一个权威制定者,而是扮演参谋者和执行CEO的角色——在制定上,通过“共谋”的方式,给予孩子充分的讨论和决策权。孩子主动选择总是好过被迫。在执行上该严,绝不放水,才是一个合格的“CEO”。这样在孩子想要偷懒、放纵时,你严格地执行,孩子也不会跟你产生太过强烈的对抗心理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