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造血的原料之一,很多人都知道母乳、牛奶中含铁量是比较低的,宝宝在4个月到2岁之间很容易出现缺铁,宝宝4个月后从母体贮存的铁质消耗完,但仍未添加辅食就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此外宝宝挑食偏食饮食不均衡,导致铁摄入减少,也是造成缺铁的主要原因。 缺铁对宝宝最大的危害就是影响智力的发育,因此妈妈要注意对铁的及时补充。 缺铁性贫血是宝宝身体里缺少足够数量的健康的红细胞,这就会影响氧气运输到大脑以及身体里其他器官和组织。长期得不到纠正和治疗,可导致孩子生长发育迟缓,所以婴儿补铁很有必要。 婴儿缺铁早发现 婴儿缺铁症状常见就是面色苍白、微笑变少;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面色苍白大多是由于贫血引起的,妈妈可多观察宝宝口唇、眼睑、手掌是否苍白,宝宝的表情与体内很多营养成分含量息息相关,缺铁的宝宝很少微笑,睡眠时间长。由于含铁血红蛋白是氧气搬运工,一旦缺铁就容易造成供氧不足,进而影响人体的机体免疫力。 如果怀疑宝宝贫血,可以通过验血查证。由于婴儿期造血系统不完善,会出现短暂的自限性生理性贫血,2~3个月时血红蛋白含量降至110g/L,但3个月后会逐渐恢复到正常,宝宝年龄不同诊断的标准也不同。 不同年龄和月龄 血红蛋白含量(Hb) 新生儿:Hb<145g/L 出生1~4个月:Hb<90g/L 4~6个月:Hb<100g/L 6个月~6岁:Hb<110/L 如果宝宝低于标准,再结合容易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如早产)以及宝宝的日常表现,就可诊断贫血。 怎样补铁 在日常生活中母乳铁含量虽然不多,但吸收率却高达50%,因此有母乳最好选择母乳喂养,如果是4个月后婴儿对铁的摄入有所增加,那妈妈可通过膳食来给婴儿补铁,因为增加富含铁的食物,不仅可以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还可让婴儿健康的成长发育。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婴儿补铁的方法有哪些。 1、食补 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存在形式:非血红素铁和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吸收率极低,米面中铁的吸收率只有1% ~ 3%。血红素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吸收率较高,如肝脏中铁的吸收率达10% ~ 20%。 a动物肝脏 肝脏富含各种营养元素,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每100克猪肝中含铁 25毫克左右,而且也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鸡肝含铁相当高,每一百克鸡肝含铁13.1毫克,而且鸡肝价格便宜,食用方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