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死”代表着永别,离开,不存在这个世界上。
但是我们如何跟孩子解释“死”是什么呢?
我第一次面对死亡已记不清年月了,那是我爷爷去世,到现在为止,我的记忆都是模糊的。
第二次面对死亡那是在2011年的春天,我的奶奶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离开了我们,当时我怀有身孕也不顾避讳参加奶奶的葬礼,但是叔伯们怕冲撞,把我安排在偏厅的一个小房间里,那个时候我的心情是很平静的,但是当我拿着香叩拜,我的眼泪莫名其妙的跑出来。说真的,我和我的奶奶感情不是很好,应该说就是彼此两个陌生人吧。打断骨头连着筋,毕竟是至亲,说没有丝毫伤心,那是假!
第三次面对死亡是2017年的2月,早就在家里听妈妈说外婆会熬不过今年的元宵节,结果真的在大家团圆时刻的前两天,过世了。抛下我年迈的外公和她一群的子子孙孙。
我刚得知消息的时候,不得不说心痛,眼泪哗啦啦的掉下来,一整天都没有动力。外婆是我小时候记忆里除了爸爸妈妈以外,出现频率最多的人,她永远会揣着几毛钱,买几个果冻,慢慢的步行到我家里,说来看看我们长大了没有,她总是会坐在自家客厅里的藤椅上,看到我们来了,笑着说:孩子,过来啦。曾经熟悉的声音,我好像永远听不见了。
听着电话里母亲哭得歇斯底里的声音,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好,毕竟是养育自己的亲生老母亲走了,永远离开我们的身边,默默的陪着母亲流眼泪。
从广州赶回老家奔丧,我的次儿第一次很生动的告诉我:婆太死掉了,语音中带着一股小悲伤。
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什么死亡,我本就认为在孩子的观念里“死”很简单,就是单纯的看不到,永远看不到对方。
我应该如何更好的跟他解释“死”是什么呢?也许等他过一段时间,又会追着问我:婆太哪里去了。
过了一个多月,次儿真的如我所料问我:妈妈,婆太呢?
我告诉他:婆太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你再也不看到婆太了,婆太在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世界里看着我们,婆太希望我们能够坚强,勇敢过好每一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