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这些行为,决定孩子的未来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有个很深刻的体会就是,自己的知识结构变得拓展丰富起来。而这都是拜我儿子所赐。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包括现在,儿子总是会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陪他一起寻找到了很多知识的答案。
我小心呵护着他的好奇心和爱提问题的习惯。
如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所以,那些聪明的小孩,首先会有一个善于应对孩子问题的父母。
孩子的每个问题,都是智商在提升的结果
▌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
我们以一个例子来仔细看区别。当孩子问:
鱼儿只能在水里游吗?
最差的回答:
这有什么可问的,鱼本来就是生活在水里的,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这样的回答,会让孩子感到羞愧“原来自己的问题那么不堪,也许是自己笨才不懂的”。
好一些的回答:
鱼在水里游,是因为鱼有鳃……(鱼鳃是什么、有什么功用等等一堆非常正确的科学性解释)
这样的回答,是直接给出了孩子一个非常科学的、标准的答案。
不好在于,首先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学龄前的孩子很难真正听懂和理解到父母给出的这样一些解释,所以答了跟没答区别不大。
大一些的孩子,这样直接给出答案,相当于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思考,就好像把嚼碎的饭喂给孩子吃。那,营养何在?
最好的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真好,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呢?你觉得为什么鱼儿只能在水里游呢……
这样的回答,可以启发孩子关注当下这个问题,促使孩子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
在与父母这样的启发式、互动式的问答中,孩子会给出更多、更新齐、五花八门的回答。
再针对孩子回答,就可以继续启发孩子的思考,并能够和孩子亲密的、愉快地交流和讨论起来。
整个过程中,父母只要做个好的倾听者,分享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就好。
聪明的父母,该善于启发孩子更多的思考
▌面对自己也不知道的问题有2个取巧的回答方式
有时,孩子的问题是毫无逻辑、无厘头的,或者是揪住一个问题不放,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让父母难以招架。
面对这些父母也不知道答案,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的问题,不妨这样应对:
❶ 反问
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并可以一直反问下去,直到孩子转移了注意力开始关注其他事情。
❷承认
我也不知道
在孩子面前大方承认自己也不懂的事情并不丢人,更不会丢失父母的权威。
然后跟孩子共同寻找答案:
我们一起来找找看这是为什么吧
相同的目标、共同的努力,只会让亲子关系更融洽。
当然,养出聪明孩子,除了恰当回应孩子,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之外,父母能做的以及需要注意的还有更多。
我一位当老师的朋友感慨地说:
我发现现在孩子课外班太多了。可是课外班上太多的小孩,脑子都不会转了。这个只能在我们课堂上发现,平时也不容易发现。一旦遇到需要动脑子、举一反三的问题时,那些上课外班的孩子脑子明显转得慢,甚至听不懂。
一席话虽只是经验之谈,但还是有参考价值的。我也接触过大量的家庭和不同年龄段孩子们,发现不同的教养方式,孩子的智力表现的确有很大不同。
跟孩子一起寻找答案,是件快乐的事
▌那些聪明的小孩,他们爸妈到底都做了什么?
除此上述我们所重点谈到的,恰当应对孩子的提问之外,这些家庭还会这么做:
❶父母经常带孩子旅行
❷父母偏懒,孩子自理能力强
❸家庭气氛开明,孩子敢表达
❹父母会经常跟孩子聊天
▌而创造力弱、智力表现不佳的孩子,他们的家庭情况普遍如何呢?
❶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谐,经常争吵或者冷战,孩子的心理能量都用在操心父母,情绪情感的困扰直接影响智力表现。
❷父母控制欲太强,给孩子限制多,孩子内化这些条条框框,缺乏灵活性。
❸父母情绪反复、阴晴不定,孩子战战兢兢、畏缩讨好、冷漠隔离,缺乏自由自在的灵性和创造力。
❹游戏时间太少,导致孩子缺乏探索、发现和创造的绝佳演练机会。
最后提醒一点:
我们这里所谈到的聪明,更多是孩子的智力表现。
孩子的智商高低,跟他们最终的智力表现不是一回事。
说实话,单论智商高低,绝大部分孩子没差别。毕竟天才是绝少数。我们一般都属于中间地带的大多数。
差别在于,做父母的,能否提供一个合适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自在地去开启、去发挥、去表现自己的智力?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