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到几个姐妹闲聊。“生完孩子后,除了可怕的‘游泳圈’,更可怕的可能是,你发现,打个喷嚏就漏尿了!”“出门游玩,没走几步,就感觉要上厕所了,满世界地找厕所!”“有了孩子,每天真是疲惫不堪,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聊胜于无。”

这些问题,简直难以启齿!特别是二孩政策放开后,生二胎的妈妈更有体会,只是羞于在人前说出口。女性朋友们的这些难言之隐,总结起来就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这类疾病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妊娠、分娩、子宫切除手术)、衰老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和慢性盆腔痛等。那么,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哪里呢?怀孕就是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妊娠期,随着子宫的增大,盆底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大,盆底组织会发生一系列的重塑过程,来维持盆底结构的整体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孕妇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向下突出,重力轴线向前移,而使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处在持续受压中,导致逐渐松弛。所以,妊娠本身已经造成对盆底肌的损伤。

女人盆底肌素有“弹簧床”的美誉,它是维持私密部位紧致感以及增加“性”福感的秘密武器。同时,它也是女性除脸之外最易衰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