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妈妈跟小编反映“为什么同龄的宝宝都长牙了,而我家宝宝就是不长?”“我家娃都1岁了还没长牙,是不是不正常?”“不长牙是不是缺钙啊?”……

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的宝宝快1岁了还没长牙,家长非常着急;而有的宝宝在刚出生没多久,口腔内就萌出了小牙,让家长觉得困惑不解。那么宝宝几个月长牙才正常?为什么有的宝宝长牙早而有的长牙晚呢?
接下来就说说跟宝宝长牙有关的问题,爸爸妈妈要好好学习一下哦~
宝宝出牙太晚,不正常?
当然不是!爸爸妈妈别着急,宝宝出生时颌骨中已有骨化的乳牙牙胚,一般来说,宝宝6~7个月时萌出第一颗乳牙。但由于受父母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宝宝乳牙的萌出有早有晚,个体差异性较大,所以有的宝宝四个月就开始长牙,而有的则延迟到10-12个月,这都属于正常生理范畴哦。
但如果宝宝一周岁之后还没出牙,那么建议到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尽早治疗。
宝宝出牙晚,是缺钙?
有的家长看到宝宝出牙慢,就迫不及待地给宝宝吃鱼肝油和钙片来补钙,仅仅根据宝宝出牙时间的早晚,并不能真正断定宝宝就是缺钙了。宝宝需不需要补钙要根据身体情况来决定,要结合检查以及表现出的症状来进行综合分析。
切忌擅自给宝宝服用大量鱼肝油、补钙剂和维生素D等,否则很容易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引起中毒。
宝宝不出牙期间,伴有哪些症状说明有异常?
如果在宝宝不出牙期间,还伴有肋骨外翻、方颅、睡眠不安、夜间啼哭、易激怒及多汗等情况,那家长就要小心了,这表明宝宝已经有早期佝偻病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宝宝出牙期间应怎样正确护理?
通常宝宝出牙期间会存在发热、流口水、拉肚子、牙龈不适、脾气暴躁、哭闹不止、睡不安稳、胃口变差等情况,所以家长应该在此期间给宝宝正确的护理,以帮助宝宝减轻不适感。
宝宝发热?——一般出牙时以低热为主,不需要用药,但如果体温超过38.5℃,则可服用小儿退热药进行降温。
宝宝喜欢咬东西、流口水?——可以让宝宝咬牙胶或安抚奶嘴,戴上口水兜,及时擦拭嘴边口水,用温水清洗嘴边,并涂抹润肤霜预防口水疹。
宝宝牙龈疼痛不适?——可以在白天给宝宝咬冰冻过的香蕉、冰毛巾、在冰水中浸泡过的牙胶等。
宝宝烦躁,食欲不佳?——家长要尽量多安抚,不要强迫宝宝吃东西,也不要过于担心宝宝的营养问题,这个阶段是暂时的,等过了这阵子就会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