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一本通》

异物进入气管后,立刻会引起反射性的剧烈咳嗽。剧咳时,宝宝会面红耳赤、涕泪俱下,有时候还会咳得弯腰弓背,透不过气,经过几阵剧烈咳嗽之后,气道内的异物可能像子弹一样被咳出。
如果没有发现有异物排出,父母则需要密切注意宝宝是否有以下三种情况,如果有则需要尽快去医院紧急处理。
1. 呼吸时发出哮鸣声
如果气管内存在异物,被异物堵住的气道就会变得很狭窄,气体通过时就会发出高音调的哮鸣音,当宝宝张口呼吸时,哮鸣音更加明显。
2. 声门撞击声
宝宝在呼吸时,气流在气道内冲击异物,使异物在气道内滑动,异物会随着呼吸声而撞击声门发出拍击声,在宝宝咳嗽时,发出的撞击声更加响亮。
3. 异物撞击感
如果把手放在宝宝的气管上,可以感觉到手掌下有轻微的物体撞击感,这个感觉与宝宝的呼吸声或者撞击声是同步的。
预防吸入异物的要点
1. 在早期哺喂时就从小养成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哺喂时父母要注意力集中,不要一边哺喂一边看电视、与他人谈笑等。
大人也不应在宝宝吃东西时逗引其发笑或哭闹,因哭、笑、讲话时可将口内的食物、汤水呛入气管。
2. 经常注意孩子,是否把纽扣、硬币、玻璃珠、别针、图钉、果核、豆子、瓜子、泡泡糖等小物品含在口里玩耍。
0~2 岁幼儿最好不给吃硬糖粒或含核干果,更不应将糖果、花生米、药片等丢入宝宝口中逗玩,这些都可能被误入气管发生窒息。
3. 给宝宝喂药时千万不能捏住鼻孔,待宝宝张嘴透气时,突然把药粉或药片灌入口内,这样很容易引起吸入异物的意外事故。
一旦宝宝误食异物,家长可用一只手捏住婴儿的腮部,另一只手伸进他的嘴里,将东西掏出来;
若发现异物已经吞下,可剌激孩子咽部,促使他吐出来;
若发现孩子翻白眼,应把孩子的双脚提起来,脚在上,头朝下,拍他的背部,促其将东西吐出来;
若已出现呼吸困难,应紧急去医院耳鼻喉科,请医生尽快将掉入气管内的异物取出来,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