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错误之:给宝宝使用抗生素
乐乐患了秋季腹泻,起初症状和感冒相似,鼻塞、发热流鼻涕,呕吐,之后便出现了明显的腹泻症状,大便像蛋花汤一样,从每天三四次,变成每天十几次。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宝宝早日康复,给宝宝服用了抗生素,可宝宝病情并没因此好转。
纠错: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没有特效药治疗,多数患病宝宝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盲目给宝宝服用抗生素非但对治疗秋季腹泻无效,还会扰乱宝宝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对健康极为不利。
常见错误之:给宝宝服止泻药
豆包腹泻严重,妈妈第一反应就是给豆包吃些止泻药,可家中长辈却持反对意见,难道宝宝腹泻不应该吃止泻药吗?
纠错:宝宝腹泻初期马上使用止泻剂并不可取。宝宝刚出现腹泻表现时,腹泻可将体内的致病菌和病毒排出体外,从而减少对身体的毒害作用。宝宝腹泻后,妈妈更应关注的是预防脱水,如果宝宝症状十分严重也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剂。
常见错误之:给宝宝“进补”增强抵抗力
小米乐腹泻了,妈妈为了让米乐尽快好起来,准备从饮食方面入手,给米乐增加营养,提升抗病能力。结果每天大鱼大肉不断,全力帮米乐增加营养,结果米乐的腹泻非但没有好转,还出现了明显的消化不良表现。
纠错:宝宝患了秋季腹泻,胃肠功能减弱,宝宝饮食应遵循从稀到浓、少食多餐的方式进行。吃母乳的宝宝可按需吃奶,适当增加喂奶次数;吃配方奶粉的宝宝,妈妈要注意把奶粉稀释再喂宝宝,以方便宝宝更好地吸收。加了辅食的宝宝,妈妈可给宝宝准备米汤、藕粉、菜汁、果汁等流质食物,待病情有所控制后再变成半流食,比如小面皮、小面条等,之后逐渐过度到软饭。
常见错误之:让宝宝禁食
小宇患了秋季腹泻,家中长辈告诉妈妈,别让小宇吃东西,两三天就好了。可宝宝只禁食一天便出现了明显的脱水表现,妈妈急忙将宝宝送往医院治疗。
纠错:宝宝腹泻不能吃大鱼大肉这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样也不可禁食。宝宝呕吐腹泻剧烈时可短期禁食,其他时间只要宝宝有食欲就应鼓励宝宝进食,以加速肠道消化吸收等功能的恢复,保证身体有充足的体力对抗疾病,避免体内电解质紊乱。妈妈可给宝宝喂食一些含有乳酸菌的酸奶,可能有助于缩短腹泻病程。
常见错误之:只给宝宝补充白水
眼见晴晴腹泻次数越来越多,妈妈一次次增加宝宝的喂水量,可即便给宝宝这么补水,晴晴仍没什么精神头儿,倦倦的样子让妈妈看着十分心疼。给腹泻宝宝补水,为什么无法缓和宝宝不适呢?
纠错:宝宝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此时只给宝宝补充普通水分,无法起到调解电解质平衡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及时给宝宝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小儿腹泻脱水的最佳方法,且安全有效。补液盐妈妈可遵医嘱到药店购买,也可以在家给宝宝配制。配制方法很简单,用白开水500毫升加蔗糖或葡萄糖10克、加盐1.75克调配均匀就可以。正常情况下,给宝宝服用补液盐应该和宝宝腹泻的量相等,但生活中大多数妈妈可能计算不准宝宝的腹泻量。此时,可依照20~40ml/kg的标准给宝宝少量多次服用,4小时内服完。给1岁以下宝宝补充补液盐时,可每1~2分钟喂1小勺,约5毫升,1岁以上宝宝可用杯子直接喝。一旦腹泻停止,补液盐应马上停服。
常见错误之:腹泻是去火不用就医
丁丁患了秋季腹泻,起初症状较轻,排便一天三四次,妈妈觉得腹泻可以去内火,排泄排泄更健康,并没有采取特别的护理,可两天后,丁丁随着大便次数变多,出现了口干、眼窝凹陷、精神萎靡等表现,此时妈妈才惊慌失措,急忙带丁丁就医。
纠错:秋季腹泻虽然是自限性疾病,但并不等于没有重症表现。如果妈妈疏忽给宝宝及时服用补液盐,就可能导致宝宝出现重症脱水,造成较严重后果。宝宝腹泻时,妈妈最应关注的就是宝宝是否有脱水表现。一般失水占体重比例小于5%为轻度脱水,5%~10%为中度脱水,大于10%为重度脱水,重度脱水的宝宝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宝宝轻中度脱水时,只需要口服补液盐就可纠正脱水表现。如果宝宝已经发生了重度脱水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医生会根据宝宝血化验结果,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常见错误之:只关注腹泻忘却呵护小屁屁
小桐桐6个月了,患秋季腹泻后腹泻不止,妈妈所有心思都放在给宝宝补水上,桐桐哭闹不休时,妈妈一直以为是腹泻所致,可直到发现红肿的小屁屁,才恍然大悟,桐桐不舒服还和疏于呵护小屁屁,让宝宝患上尿布疹有关。
纠错:宝宝腹泻时排便会增加,宝宝每次排便后妈妈都要为宝宝认真清洗小屁屁,之后可涂些油脂类的护臀膏,或是多晾晾小屁股,以免小屁屁被粪便尿液浸渍而出现尿布疹。此外,患有腹泻的宝宝,肠蠕动会加快,妈妈要注意给宝宝腹部保暖,以免加快肠蠕动,加重腹泻病情,让小屁屁跟着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