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每位妈妈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发育优异,能长出好身体大高个,而且现在随着孩子们的营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平均身高正在大幅度的增加,所以如果孩子小时候因为错过了生长发育期,导致身高矮小,是对孩子将来最大的伤害,很可能因为孩子的个子矮小,导致孩子自卑情绪的产生。
很多妈妈都知道,孩子的身高发育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但后天的培养又能够有效改变遗传的劣势,所以只要给予宝宝合适的帮助,即是爸爸妈妈身高不高,孩子也是很有可能长出大个子的。身高的后天培养主要分为三大方面,第一是饮食营养,第二是运动锻炼,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睡眠质量,可这一点也是很多妈妈都忽略的一点。
妈妈夜里的这几种“呵护”,会妨碍宝宝睡眠,影响身高发育
1:给宝宝盖太厚
很多妈妈害怕宝宝踢被子,晚上会经常起夜给宝宝盖被子,导致孩子太热出汗而睡不踏实,才会经常踢被子,越是这样反复,孩子的睡眠就越受影响。所以妈妈最好选择合适厚度的被子给宝宝盖,或者给宝宝准备一个合适的睡袋。
孩子的体温感是比家长要低得,所以往往家长觉得冷其实孩子并不冷,给孩子盖太厚的被子反而导致孩子睡眠收到营养,影响身高发育。

2:睡前喂太多
很多妈妈都认为,孩子睡前多吃一定,夜里能更好的发育,其实这种想法错了。睡前孩子吃的太多,夜里孩子的肠胃会感觉不适,尤其是对于年龄小的幼儿,他们的肠道功能没有完善,吃的太多会影响到睡眠质量,使得发育变缓慢。

3:夜里开灯睡觉
妈妈害怕宝宝胆小,会夜里给宝宝开灯睡觉,也有的妈妈认为夜里开灯睡觉,照顾宝宝起夜比较方便,能够及时的观察到宝宝的各种状态。可其实,年龄越小的孩子对光源的感触越敏感,夜里开灯睡觉只会让孩子觉得不舒适,不安,总是辗转反侧睡不踏实,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发育。

4:宝宝一动就哄
很多宝妈哄孩子都成了习惯,晚上睡觉手也会不自主的放在孩子身旁,只要孩子一有动静,立马就会连拍带哼哼的哄孩子赶紧入睡。其实孩子夜里的所有动作都是正常行为,并非是孩子醒了,有的孩子即便哭了很久,妈妈不管依旧能自主睡着,妈妈的介入恰好影响了孩子的睡眠规律,使得孩子长期睡不踏实,影响孩子发育。
让宝宝在黄金时间入睡,抓住最佳生长激素分泌
妈妈应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规律,在孩子年幼阶段,保证孩子每晚都在10点之前入睡,因为孩子身体生长激素最佳的分泌时间实在凌晨1点-3点,越早入睡的孩子在那个阶段睡得越安稳,分泌的生长激素也就越多,身高发育也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