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改革,一直是老师、家长们所关注的一个话题。而关于教材改革的传言,也是众说纷纭。
现在,确切的消息来啦,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后,“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终结,全国小学生和初中生都将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什么是“部编本”教材
“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这一版教材以语文学科为例,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
据“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介绍,之所以要编“部编本”,是因为现有的“一纲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想起到示范作用。
“部编本”是怎么编写出来的
新教材中的语文教材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以往教材编制都由出版社来实施,最多也就一两年。
“部编本”教材编写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等。
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交给教育部。
“部编本”教材有哪些变化
1、传统篇目增多
语文教材不仅书本大了一圈,由原来的16开本变为A4大小,传统文化的篇目也也大大增加。
小学6个年级的古诗文总数比原有人教版增加了50余篇,增幅达80%。
古诗文的文体也更趋多样化,从《诗经》到清代诗文,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唐宋古文到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2、倡导亲子阅读
新教材对家长提出最大的“要求”莫过于“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把亲子阅读编入教材,让家长参与到教学教育中来。
这种编排不仅有利于能很好地推动全民阅读,还非常利于为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但这一栏目的效果还要看家长的配合度。
3 侧重阅读、综合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未来,对于语文的学习,老师们或会注重课程方面的整合和改变,将会引导孩子们进行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更符合对孩子全面能力的培养目标。
4、要在教学中落实名著导读
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 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像研读阅读课文那样来研读推荐名著。要把个人的阅读偏好搁置起来,用心阅读、欣赏每一本推荐名著。
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发现名著的魅力;还要在学期教学计划中安排适当的课时,从时间上保证、落实名著导读。
家长该怎么做
教材的改变,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也要跟着改变,那么,家长又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呢?
1、在7月至9月份的暑假过渡期间,不妨让孩子先和这些变化接触一下。可以从网上各大书店、本地的新华书店、图书馆借一些或者买一些相关的书籍。
事先缓冲一下,可以避免开学后面对新课本不知多措的慌乱。
2、家长可以适当的让孩子把这些古诗词、经典著作,每天读起来。先从声音上对这些古文音律、对仗、韵律美的认可,习惯养好了,读的多了,达到背诵的地步,开学后便会先行一步。
3. 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习惯需要培养,习惯之后潜意识里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以后的读书、学习就像每天呼吸一样自然,岂不是好事。
面对新教材的变化,家长如果想提前引领孩子学习,应侧重于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国外儿童性教育方法大盘点
很多家长想为宝宝进行性教育但是又不知道从何下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瑞典:通过电视实施...
1895
有一种东西,孕妈妈和宝宝吃多了,容易得近视眼?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为55.2%,高中生为70.3%。...
2180
80后 鸡毛蒜皮的生活里,你还记得爱情的模样吗?
80后,今年最小的27岁,最大的37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上大学不要.
1961
13岁读大学,29岁当博导,跳级是天才之路还是拔苗助长...
29岁就当上了北大博导,刘颖成了连《人民日报》都关注的女...13岁的天才少女陈舒音来自广东湛江,6岁上小学.
2089
宝宝总是画不好,我可以手把手教他吗?
有一位妈妈吐槽说:孩子的奶奶是特级小学老师,平时带孩子比较多。她比较喜欢教孩子画画,比如孩子想画个...
2273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