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预产期越来越近,孕妈妈心里有喜悦,也有忐忑。如何选择分娩方式,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顺产还是剖宫产?孕妈的意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孕妈和胎儿的状况,更适合哪一种分娩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决定分娩方式?孕妈又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定呢?
在临床上,孕妈怀孕37周,胎儿就可以称为足月儿了。
此时,胎儿已经基本成熟、体重相对接近出生时的体重、骨盆已经测量过了,而且经过9个月的保健,医生会充分评价你的身体状况是否能耐受阴道分娩。
因此,通常在36、37周,孕妈会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评估,来决定以后的分娩方式。
而且,这时候孕检要由之前的2周1次改为1周1次了。
决定分娩方式,要全面评估孕妇以及胎儿的身体状况,因此需要做的检查项目不少。
首先要评估孕妈的全面健康情况,孕检项目很多,比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压、空腹血糖(糖尿病合并症)、骨盆测量等,然后逐一排除母亲的剖宫产指征。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胎儿的大小、体重、胎位、是否入盆等。在剖宫产指征里,有两项重要内容——胎儿过大和胎位不正。除了B超能够提供比较科学的数据外,有经验的医生用手摸也是判断胎位的重要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产力(也就是宫缩)也是决定孕妈分娩方式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临产前,产力并不能很好的预测。而且,在宫缩的作用下,胎儿沿着产道下降的真实机转也有待于临产后定时观察产程才能知晓。
所以,在产程中因为产程异常或胎儿不耐受(比如胎儿窘迫等)等原因,为保障母胎的安全,临时改变分娩方式也是存在的,但这绝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受“二茬罪”。(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