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忽冷忽热,疾病高发,孩子的抵抗力又弱,如果在不合适的情况下洗澡,容易影响到孩子的健康! 在此,建议大家,以下6种情况再脏也不要给孩子洗澡: 01 发热时不要洗澡 有些家长认为,发烧后给孩子洗个澡,是一种很好的物理降温方法。 但其实,这样做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孩子体温高于38.5℃的时候!这时,孩子对冷热的刺激都比较敏感,血管和肌肉处于收缩状态。如果给他洗澡,全身毛细血管会扩张,导致孩子体内主要的脏器供血不足,容易出现急性脑缺血、缺氧,甚至休克、惊厥等问题。 02 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洗澡 一方面,孩子在剧烈运动后,毛孔完全张开,脱衣洗澡时寒气会趁虚而入,孩子容易受凉;另一方面,热水会刺激孩子全身的毛细血管进一步扩张,心脏、大脑的供血量减少,容易出现头昏、胸闷、眼花,甚至晕厥等现象。如果长期运动后洗澡,孩子有可能会患上慢性的头晕、头痛等病症。 建议大家先用干毛巾将孩子的汗液擦去。待休息至少半个小时以后,孩子的体温、心率恢复正常,再带他去洗澡。 03 皮肤损伤时不要洗澡 如果孩子的皮肤有脓疱疮、疖肿、烫伤、外伤等损伤时,千万不要给孩子洗澡,否则皮肤损伤处的创面很容易扩散或受污染!实在要洗,建议采用局部擦浴的方式(避开创面)给孩子清洁身体。 另外,孩子在接种疫苗后,接种部位也会留下微创口。如果给孩子洗澡,水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进入到针孔部位,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在孩子接种疫苗后,最好24小时之内不要洗澡。 04 进食后不要马上洗澡 孩子喝完奶或吃饱饭后,如果马上洗澡,会使全身血液过多地流向皮下毛细血管,而胃肠道的血流量会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 其次,由于进食后孩子的胃呈扩张状态,马上洗澡容易出现胃反流,引起孩子呕吐,甚至造成窒息。所以,洗澡通常应在进食后1-2个小时为宜。 05 空腹时不要给孩子洗澡 有研究证明,当人体饥饿空腹时,血糖水平会降低。这时候洗澡,大人尚且会因为低血糖而出现头晕、体力不支的情况,更何况是孩子? 饥饿时给孩子洗澡,只会进一步消耗孩子体内的能量,容易让孩子产生头晕、目眩,甚至休克等问题。 06 临睡前不要给孩子洗澡 睡前洗澡真的有助睡眠吗? 其实不然!临睡前洗澡会让孩子受到热水的刺激,身体循环加速,心率增快,脑温升高,反而不容易入睡。而且,如果头发湿漉漉地睡觉,孩子会很容易着凉,引起头疼感冒。 建议在睡前两个小时左右给孩子泡个澡。 除了入春6不洗外,还要额外提醒大家注意下,孩子有3个部位再脏也不要洗得太干净: 鼻子 鼻腔本身就有免疫、自洁、屏障等功能。如果清洗不当,反而会损坏孩子的鼻黏膜,破坏鼻腔内的生理环境和免疫功能! 耳朵 耳屎具有清洁耳道、杀菌、保护耳膜等功能。经常给孩子清理耳朵,会失去耳屎对耳朵的保护,孩子外耳道娇嫩的皮肤也容易受到损伤。 一般来讲,孩子的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孩子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被自动排出。 私处 孩子的私处和成人不一样,用清水简单冲洗即可,千万不要用力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