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女儿蓝蓝第一次玩贴纸时,她才2岁多点,当时她对物品的观察和理解能力都还不错,但手指配合的精细能力还有点不够,所以图片贴的位置总不够精准,比如超过边框啦、位置不正啦等,刚开始我会很轻声地提醒建议她是不是要挪一挪重新贴一下,而她马上就会心生退怯朝我招呼:“妈妈贴,不贴了!”然后她就把贴纸塞到我手里不再动作。 我意识到她对评价比较敏感,我的建议在她那里被理解成了否定,打击到她的小自尊了,所以,为了避免再次失败而被我“建议”,她干脆不玩了。于是我马上调整自己,降低对她的要求,贴得正不正不重要,只要她能找到正确的位置,尽量鼓励她自己去贴,贴成怎样我都不再评价,只是告诉她:“不错,我们接着来!” 等她贴了几个心情好点之后,我试着慢慢告诉她贴纸的基本原则:不能压住旁边的字或画,不能超出画好的边界线。又贴了几个之后,她开始进入自我感觉良好的陶醉状态,一边贴一边自言自语:“不能压住哦,不能超出边界哦!”最后一口气贴了半个小时,完成了4个故事的拼图作品,并且从此对贴纸的热情不减。 这只是我女儿的一个个案,不过在平时的家庭教育培训和咨询辅导中,我经常接到不少父母的反馈,说自己的孩子“输不起”、“害怕失败”,遇到一点失败就备受打击消沉不已,或者是因为害怕失败而干脆逃避困难和挑战。 其实,这种现象并没我们大人想象的那么严重,这只是孩子在面对压力时表现出的一种本能的应激反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和调整价值的。 孩子为什么会不愿面对失败、害怕失败?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更健康积极地面对失败、培养“输得起”的孩子?下面我从三个角度逐一来剖析其中的原因及对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