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餐是从台湾传过来的概念,在台湾已经有20多年的月子餐发展历史了。近年来大陆地区出现很多月子餐品牌,但这些月子餐的原理都是源自台湾庄淑祈博士的坐月子理论而发展起来的,现在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对于哺乳期的产妇来说,坐月子期间吃月子餐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段时间补充的营养将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不至于因为生孩子而落下病根。
特点一:荤素均衡搭配,避免偏食
月子餐一般会以鸡、鱼、蛋、肉为主,但是如果荤食过量, 则不利于肠胃蠕动,会影响消化,降低食欲,所以月子餐里应还有素食。素食中含有大量纤维素,能够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消化,防止便秘。荤素组合既能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取,又可以预防疾病。
特点二:月子餐清淡要适宜
一般来说,月子餐的口味应以清淡适宜,即在调味料上少于一般人的量,而食盐的用量怎要看具体情况来放,如果产妇在孕晚期水肿明显,产后最初几天以少放盐为宜,如果孕晚期没有明显的水肿,则无须过分要求淡食。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都以为清淡就是尽量不放调味料,其实这并不好。食物中方调料除了能增加胃口、促进食欲,对产妇恢复身体也有帮助。例如产后在食物里放少量姜,可以消除分娩后的寒症。
特点三:食物应该干稀搭配
给坐月子的妈妈搭配的每餐食物应该做到干稀搭配。干的食物可以保证营养的供给,稀的食物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产后补水不仅是母乳喂养的需要,而且是母体恢复的需要,所以月子期间妈妈会增加对水分的需求,而食物中干稀搭配要比单纯喝开水或者其他饮料来补充水分的效果好。
这是因为食物中的汤汁既有营养,又可以增进食欲,而单纯喝水会冲淡胃液,降低食欲。除了喝汤之外,月子期间还可以饮用鲜榨果汁、牛奶等,所以每顿月子餐做到干稀搭配对于产妇来说非常好。
特点四:少食多餐,充分吸收营养
为了让产妇疲劳的内脏充分吸收营养,产妇应该尽量少食多餐(1天之内可以分为5-6次进食最为适宜)。这是因为增加餐次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有利于肠胃功能恢复,又能保证充足的营养。产后胃肠功能减弱,蠕动减慢,如果一次进食过饱,反而增加肠胃的负担,从而减弱肠胃功能。特别是产后2周内,吃完东西就要马上躺上床,少食多餐可以避免消化不良和胀气。
月子餐的错误观念要记牢:
1:汤水喝得越多越好。怀孕的时候,身体里的水分增加了30%,这些水分在产后都要排出,如果在月子期间喝太多汤水,则很容易造成体内水分堆积,造成水肿,不利于瘦身。要想发奶,需要喝汤水,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有下奶功效的药膳来达到目的。
2:只要想吃,吃什么都行。有些人生完宝宝后百无禁忌,什么都吃。事实上,产妇的体质非常特殊,有些人会“虚不受补”,很多东西还是少吃或者不吃比较好。
3:大吃特吃长辈们往往劝产妇多吃,尤其是花生猪脚汤、鸡汤、鸡蛋等等。殊不知,这些东西吃得太多,会让脂肪堆积,造成产后肥胖,还会影响产妇的肠胃功能。产妇营养过剩,还会导致宝宝的消化问题。因此,产妇要吃得营养丰富没错,但注意不能吃得太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