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四个部位 那么,秋天的太阳怎么晒呢,着重晒四个部位。 1 晒头顶 补阳气  晒太阳时,一定要让阳光晒过头顶。这时的日光阳气最充足。上班族在午饭后,不妨走到室外,让阳光洒满头顶,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2 晒后背 调气血 我们背对太阳,让阳光直射背部,只需不多时,就会感觉全身暖暖的,很舒服。此外,经常晒晒后背,还有强壮心肺的功能。 3 晒腿脚 护正气  阳光可以带走腿脚的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春夏时给腿脚晒足阳光,可以储存能量,到冬天帮助抵御寒冷,护卫正气。 4 晒手心 促睡眠 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们不妨把双手摊开,手心朝向太阳,让阳光照进手心,可以释放压力,舒缓疲劳,促进睡眠,还有强心益气的作用。 晒太阳小贴士 1  晒太阳时做做扩胸运动 充足的阳光照耀能够调解褪黑素的分泌,而胸部的舒展能够使身体更好的吸收阳气,达到补充肝阳,疏泄肝气和养肝的作用。建议每天抽出半小时到户外,在太阳光下做做扩胸运动,对着太阳做做深呼吸,舒展舒展一直蜷缩的身体。 2  一周晒太阳别少于40分钟  一般来说,当人体15%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年轻人每周累计晒40分钟、老年人每周晒60分钟就能保证皮肤合成充足的维生素D。 具体来说,晒太阳所需时长随海拔、地区、季节、人种、个体、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绝大多数人每天在阳光下10~20分钟即可获得机体所需的维生素D,儿童短些,老人长些,但一般都建议控制在30分钟以内,以避免日晒伤。 在高海拔及长期低度缺氧环境下生活的人群,由于缺氧本身会加剧骨量丢失,需延长日晒时间至每天30~60分钟。 3  最佳时间:10点和16点 上午10时左右和下午4时左右,是晒太阳养生的最佳时间。此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从而防止骨质疏松,并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特殊人群有讲究 一般来说,像孕妇、儿童和老年人这些特殊人群钙的需要量较多,晒太阳更需要讲究。 孕妇:孕妇需要负担两个人对钙的需要。在夏季,每天晒太阳半个小时就可以了,冬季每天不少于1个小时。不能因为身体行动不便就整日待在室内。  儿童:儿童发育需大量的钙,从两个月起,就应该每天到户外晒太阳。接受阳光的时间可由最初的十几分钟逐渐延长到一小时。天气不太热的时候,可以在阳光下多晒一会儿。 老年人:老年人同样是补钙的重点人群。可在上午9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晒太阳,但最好不要单独出去,以免在惬意的阳光下睡着,从而因受凉生病。可以找上几个伴儿,边聊天边活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