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有的人抱怨老人不帮自己带孩子,而有老人带孩子的呢, 又会出现两代人带娃理念和方式的差异,这可能又会产生一些家庭矛盾。 其实年轻人和老人带娃方式有差异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之间不沟通。 老人有些带娃习惯,我们要和他们多交流,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下面一些老人带娃的习惯,我们要多加注意,如果出现,要耐心和老人商量,及时纠正。 1 怕孩子出门淘气,或者老人岁数大不愿意出门走动,孩子出门撒欢老人容易把控不住,干脆让孩子回家在家玩。 长期这样下去,孩子呆在家里,不仅缺乏锻炼,身体虚弱。而且由于光线不足,缺乏维生素D,影响发育。再就是缺乏与外界的联系,造成对性格内向怕生,长大后不知道与别人交流沟通。 邻居家佳佳小朋友就存在这种情况,平时爸妈在家时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一般都是多出去玩,可是爸妈上班去后,奶奶为了干一些家务,又怕孩子捣乱,干脆让看电视。这就需要我们和老人多多沟通,可以将看电视换成让孩子看一些故事绘本或者做一些益智游戏类的活动,会更好一些,还有利于孩子智力发展。 2 孩子一哭,就给买零食。拿零食当成哄孩子的常用方法。 孩子经常吃零食,长期食用过多的添加剂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而且,一旦孩子发现“哭了,知道哭闹发脾气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孩子以后可能会变得更加任性。 3 经常追着喂孩子吃饭。让孩子边玩边吃,怕孩子饿着,端着碗跟着孩子到处跑。 长期这样的喂饭的话,习惯于“喂饭的小孩,独立性差,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再就是,爷爷奶奶好不容易喂到嘴里一口,所以都是大口大口的喂,这样小孩吃得太快,导致咀嚼不足,影响消化吸收。还有就是边玩边喂饭,小孩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4 总是怕孩子冻着,给孩子多穿衣服。 有一种冷叫奶奶怕冷,出门要多穿,在家也多穿,感冒了也要捂得厚厚的。其实,因为末梢血液循坏差,小婴儿可能会感到手脚冰凉。 这是正常的,不是因为他很冷! 如果他们穿得太多,一旦活动就会多汗,皮肤血管舒张,衣服甚至湿掉,更容易“受凉感冒”。 其实,老人上了岁数,理应该享受自己的生活了,给年轻人带孩子不是他们的义务,老人帮我们带孩子我们应该感激,两代人带娃的方式必定会出现一些差异,我们所做的不是埋怨,而是积极的和老人沟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不能做到和老人融洽相处,那还是自己果断地承担起自己独立带娃的责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