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又叫“雪口”,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霉菌感染,多发于8个月内小婴儿。表现为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很快出现像奶块或雪片一样白颜色的东西,开始是一小片一小片,慢慢地融合成一大片,布满唇颊、上颚、舌等口腔粘膜。鹅口疮不易擦掉,如果用力擦拭,会出现出血点,而且很快白色斑片又出现了。 鹅口疮的表现? 鹅口疮分轻型和重型。轻型不痛,或仅对进食等刺激敏感,全身症状不明显。重型患者比较少见,表现为白色假膜铺满整个口腔,甚至咽喉,食道、肺及肠道,并发低热、拒食、啼哭、声音嘶哑、吞咽及呼吸困难甚至继发其他细菌感染。 鹅口疮的治疗? 治疗鹅口疮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轻型患者主要是局部使用抗真菌的药,如碳酸氢钠溶液、龙胆紫溶液和制霉菌素溶液等,在宝宝进食后稍等一会儿用消毒棉棒或棉球沾取药水“轻轻地”擦口内的白色斑片,每日数次,用药后半小时以后才能给宝宝喂食。记住,勿用把已经用过的棉花棒或棉花球伸入药瓶中蘸药。重型患者考虑局部和全身综合用药治疗,全身用药的方法是给予口服制霉菌素或克霉唑。梅雨季节霉菌很容易聚积,要注意打扫卫生,宝宝的衣物、毛巾和餐具清洁后保持干燥。 霉菌是很顽固的,马上停药就会马上复发。所以在看到宝宝嘴里的白色块状消失后,应再继续用药,3∼7天就能彻底根治。宝宝患有鹅口疮,避免给他摄入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同时多喂水,以清洁口腔,防止感染。 注意奶瓶跟乳头的消毒 如果母亲的乳头和奶瓶上已经附有霉菌不处理,会在哺乳时和宝宝的口腔间形成“来回感染”。许多患儿用了药还经久不愈的原因就在于此。所以在用药治疗的同时,婴儿的奶瓶、碗、勺、口水巾每次使用前要在沸水中煮10分钟,母亲的乳头每次喂食前要用2%∼3%的碳酸氢钠溶液或 10万∼20万 U/ml制霉菌素溶液清洗搽拭,以消除感染源。如果母亲的乳头发红、疼痛那就很可能已经有霉菌感染。必要时要用制霉菌素软膏治疗,并停止哺乳。
宝宝得了鹅口疮的护理方法
鹅口疮主要是因为喂养时乳头和喂养工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导致的,可参考以下4点进行预防护理:●...
1875
宝宝嘴里有一层奶块?小心是鹅口疮!
鹅口疮多发于新生儿时期,尤其是出生一周后的早产儿最易得。如果你发现宝宝常常会不明原因的哭闹、拒食。...
1952
多和我说说话。虽然我只能发出一些声音,但看你说话是...
更多关爱提醒:鹅口疮主要是因为喂养时乳头和喂养工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导致的,可参考以下4点...
2341
宝宝喝完奶后要单独喝水吗?
宝宝喝奶后喝水能预防鹅口疮4~6个月的宝宝主要以母乳为食,但也开始添加配方奶粉和辅食。因此妈妈可.
1949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