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替孩子决定
彤彤在玩玩具车,隔壁家的小哥哥上来抢,不等彤彤反应,妈妈赶紧拿起玩具车说:“彤彤最棒了,彤彤最懂得分享了,我们让哥哥玩一会儿吧。”
表面上看起来是妈妈在教彤彤分享,实则剥夺了彤彤学习独立交往、自主做决定的过程。做家长的不妨慢一拍,遇到这种情景,先等宝宝自己做决定。宝宝愿意分享了,可以及时鼓励;宝宝不愿分享了,可以进行引导,但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2.凡事代劳宝宝捧起一个西红柿,津津有味地啃起来,汁水顺着肉乎乎的小胳膊往下流。“哎呀,看吃得多脏!妈妈喂你吧!”“好了好了快别吃了!”
我们怕宝宝弄脏衣服,实则心疼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事事代劳,实则剥夺了宝宝自主练习的机会。不妨给宝宝戴上围兜和袖套,让宝宝尽情享受动手吃的乐趣吧!对于我们来说,顶多需要多收拾一下,对于宝宝来说,却是重要的自主吃饭和抓握练习的机会。
孩子是一张白纸,自我认识并不成熟,贴标签的过程,就是引导他将行为与标签靠拢的过程。一个人的性格、能力、身体、态度,认知,原本都是动态的。标签一旦贴上,这种自我暗示,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好的标签是鼓励,坏的标签则是错误的指向针。
3.捉弄孩子“芽芽,你的米饼给叔叔吃一口!”芽芽有点不舍,却还是把正在吃的米饼递过去。“哈哈哈,叔叔不要!”这样连续逗了芽芽三次,每次芽芽都真诚递上,每次叔叔都大笑着说不要,芽芽困惑地望向我。
我小时候在亲戚家玩,亲戚对我说:“你爸妈吵架要离婚,都不要你了,以后你就只能住在我们家了。”他们连吵架细节都捏造得特别真实,我听了非常伤心,哭了很久,亲戚大笑着说:“哈哈哈,逗你玩呢!”我哭得更加厉害了。那种受伤的感觉到现在都记得。
孩子不是玻璃心,但人之初,本就美好善良,这样的捉弄不仅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更会伤害到他们小小的自尊心。逗孩子与捉弄孩子,差就差在,逗孩子以孩子快乐为目的,捉弄孩子却是不考虑孩子感受,只从自己高兴出发。天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能用欺骗的方法,无论是善意的欺骗,还是恶意的欺骗,都不能用,切记切记!
芽芽第一次见到风扇,姥姥说:“宝宝,看风扇怎么转呢?嘟~~~风扇这么转!”边说边用手指在空中划着圈。芽芽自己看了一会儿风扇,然后把整个胳膊抡起来转,说:“呜~~~”原来在芽芽的眼睛里,风扇不是手指比划那么转小圈,而是胳膊抡起来转大圈;风扇的叫声也不是“嘟~”,而是“呜~”。
我们常常进入这样的误区,不等孩子自己观察,家长抢先替孩子描述出来。表面看起来是家长在教孩子认识事物,其实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过程。在孩子眼里,观察的角度和我们不同,描述的方法也许比我们还要精准呢!
5.欺骗孩子果果在楼下玩,邻居家奶奶要抱他,果果不让。奶奶说:“走,带你去找妈妈!”果果立即张开手臂。奶奶得意地笑道:“我说抱就不行,找妈妈就可以啊!你这小家伙!”果果一看并没有去找妈妈,立即撇嘴想要哭。
为了见到自己思念的正在上班的妈妈,果果宁可跟着不太熟悉的邻居奶奶走。孩子分不清楚大人是在讲真话还是开玩笑,对大人来说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对孩子来说,却是在辜负他的信任。久而久之,一会失去孩子信任,破坏孩子安全感,二则教孩子学会说谎。
6.使用儿童化的语言
“宝宝吃饭饭了!”
“来,穿鞋鞋!”
“不不来了,快叫不不!”(宝宝平时发音不清楚,把姑姑叫“不不”) 宝宝的听觉辨识能力和发音器官协调有限,说叠字、发音不标准,是他们初学说话阶段的特定表现。很多家长却以为孩子只能听懂叠字,或是觉得孩子说话好玩,于是模仿起了儿童化的语言,从而拖延了孩子从说单词-多词-完整句子这一过程。正确的做法是,用正常的语言和孩子进行交流,为孩子规范引导。
“妈妈,这是什么?”来我家做客的豆豆指着我的哺乳枕问。
“这是为了挡住小妹妹不让妹妹掉下去的东西。”
“哦。可它是圆的,怎么挡住妹妹呢?”
“你怎么那么喜欢东问西问?”豆豆妈妈不耐烦地说。
豆豆妈妈并不认识哺乳枕,只是随便编造了一个功能介绍给豆豆,天真的豆豆则信以为真。今天是哺乳枕,明天有可能是更多的其它东西。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点,面对自己不了解事物,我们与其敷衍孩子,不如从家长的神坛上走下来,和孩子一起去探究。这样不仅建立了更亲密的亲子关系,还教会孩子如何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来源:婴幼育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