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多的小屁孩总是喜欢抢小朋友手上的东西,对方撒手给他还好,要是拽着不放,他就会快手地上去抓挠人家,弄得小区里一起玩的小朋友家长见到他就赶紧抱着自己孩子躲开了。 为此,小冬妈妈也想过很多办法,比如,出门带上几个小玩具和吃食,想要引导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交换,但他总是见到别人手里的好、嘴里的香,同样的玩具,别人拿在手里玩得聚精会神,小冬呢,翻过来翻过去看两遍,转身就扔了,然后跑过去抢别的孩子手上的,抢过来没两下又扔了。 这可怎么办?不带他跟小朋友玩,显然不现实。 社会交往是孩子一生都需要学习的成长主题,而根基是幼时孩子的同伴交往,父母不当的处理方式将影响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 需要看到,一岁多两岁的孩子,大都会抢别人的东西,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一方面是因为别人的东西是新鲜的自己没有见过的,孩子会好奇在所难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它的突出表现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这并不是说孩子自私,而是他行事的思维特点: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考虑问题,故而在游戏中通常表现为按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用一首美国儿歌可以直观表现: “如果是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 如果能从你手中夺过来,那东西就是我的; 那东西我刚拿过来,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是我的,不管怎样它永远不会看来是你的; 如果我在搭积木,所有的积木都是我的; 只要看来像我的,那就是我的; 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 你的玩具放回原处时,它自动变成我的; 如果东西损坏了,那就是你的。”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若父母强行要求他们分享,就如同要求还不会走路的孩子跑步一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物权观的建立,还可能打击到孩子的社交热情和兴趣,造成孩子的恐惧或焦虑。 那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心理学家皮亚杰这样说:促进儿童和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关系,是使儿童摆脱这种自我中心的唯一方法。 即,父母一定要善于利用这样的机会,教会孩子如何通过积极的方式得到想要的东西,并获得友谊。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一岁多的孩子与小朋友的交往大都是以物为凭借的,如上面的例子中所说的那样,被对方手中口中的东西所吸引,这个阶段的他们对小朋友的兴趣不是很大。 这并不是说父母不需要带娃出门、不让他接触社会,相反,一岁多之后的娃父母每天最好让他在户外活动一两个小时,让孩子能够与社会和他人多接触,让他能够有机会结识两小无猜的小伙伴,能够在相互交往中增进了解、进行社会交往实践,并教给孩子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物权。 具体怎么做? 1、平时在家中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物权观,并引导孩子关注他人需求。 如上面的儿歌所显示,孩子会将“所见所想所喜欢的”视为“自己的”,这正是他们有了模糊的“我的”概念的开始,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他的“物权观”。 平时在家中,父母不妨跟孩子玩玩互借东西的游戏,一开始孩子会出现抢夺行为,父母不妨多给孩子做出示范,如何愉快地借给对方,如何提出交换,或者如何表达拒绝等。 另外,在家中最好专门开辟出一个专门的角落,让孩子摆放自己的东西,如让孩子有自己的小衣柜、小书架,小书桌、小玩具箱等。 父母需要借用孩子的东西,最好是能先征求孩子的同意,“我能借用一下你的××东西吗?”用完最好能表达感谢,“谢谢你的××,我用完了。”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趁机引导孩子区分“你的”“我的”,旨在教会孩子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物权,并维护。 2、引导孩子想要获得别人的东西之前,需要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细心观察和留意孩子在群体活动中的表芯啊,当发现孩子有动手抢别人东西的欲望时,要及时告诉孩子拿别人的东西之前需要先征得对方的同意。如:“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不过这个玩具是小朋友的,我们问问他能不能借给我们玩一会儿吧。”而不是粗暴地阻止孩子,或者给孩子扣上“霸道”“不懂分享”的帽子。 父母的言语指导应该是正面,不带指责或评价的,更应该是有指导性的,让孩子知道,“哦,我应该这样做啊。”对于低幼宝宝,不太会表达自己,父母可帮助孩子向对方说出来;等孩子能很好表达自己之后,父母需要提示孩子主动去询问对方是否同意。 3、引导孩子跟孩子交换或分享。 带娃出门时,父母不妨准备几样小玩具和零食,能创造机会让孩子实践与朋友的互动过程。 鼓励孩子主动跟大家一起玩,并分享好吃的,一起玩好玩的玩具,同时对孩子乐于亲近他人的行为给予鼓励,让孩子在愿意分享之前,先乐于“共享”。 比如,在孩子霸着滑滑梯时,不妨向孩子提出,“你看,小朋友也很想玩,两个人一起玩或者更有趣呢,要不要邀请他跟你一起滑呢。”或者提出“一人玩两分钟”之类的解决办法。 很多父母发愁,孩子比较倔强,不听劝,其实需要抓住孩子好玩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的心态,比如一个小朋友性子就比较急,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比较容易动手抢,后来妈妈想了一个办法,她给孩子准备了一个不太常见的玩具,让孩子与别的小朋友交换。孩子大都比较容易受新奇事物吸引,通常会很乐于与他交换,较好地解决了孩子上手抢的问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