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逻辑性后果”
若孩子参与后果的选择,那么“逻辑性后果”的技巧,将最为有效!
找到具有直接关联性的后果
在此情况下,父母并非直接处罚孩子,而是藉由行为的改变,直接对孩子带来后果。重要的是,父母行为的改变,必须为孩子带来最大的“教育价值”。与其强迫孩子去做一件事,不如父母自己改变。
怎么做?
每个星期,妈妈都要提醒11岁的女儿小婷,把要洗的衣服从房间拿出来,放在洗衣篮里。但小婷每次都忘记。妈妈都得去她房间收脏衣服,或因为她想穿某条牛仔裤而特别为她洗。妈妈受够了!小婷的年纪,已经可以自己洗衣服了。所以妈妈警告她,如果不在洗衣日当天把脏衣服拿出来,那么妈妈就只洗放在洗衣篮里的衣服,不再帮她收拾。刚开始几周,小婷都可以快速找到干净的袜子穿,但是却不能穿她最爱的洋装,因为衣服忘在床上十天,既脏又皱。过了三个礼拜后,小婷明白了,如果她想衣服干干净净出现在衣橱里,就必须养成按时把脏衣服拿去洗的习惯。从这一天起,小婷再也不会忘记这件事了。
由于妈妈厌倦了试图改变女儿的行为,却徒劳无功,于是改弦易辙,改变自己的行为,让“逻辑性的后果”来帮他导正孩子的行为。
这一招比大呼小叫、责备、威胁或惩罚,要有效的多。它赋予孩子尊重与信心,让孩子直接负责行为的结果。“如果你这么做,结果会是这样。如果你那么做,结果会是那样。”孩子被赋予责任。他可以选择如何行动,而且结果相当清楚。
孩子必须清楚明白
你要求5岁的孩子泡澡时,不要玩水玩得满地湿。他不听话。逻辑的结果是,要用拖把把水吸干。如果你帮他做,就是在妨碍他学习人生的教训。
14岁的小博,因为粗心没把脚踏车停在车库,导致脚踏车被偷了。再过半年就是圣诞节,从现在到圣诞节,他得搭公交车上学。这是逻辑性的结果。
13岁的娜娜,只要生气或心情不好,回房间时,都会大力甩房门,使窗户都为之震动。爸爸告诉她这样是不行的,甚至还说:“如果你再继续,就把你的门拆掉三天。”她还是无动于衷。逻辑性的结果是,爸爸真的把房门拆掉了!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不要说:“早就告诉过你……”
一次给孩子一个教训,已相当足够。如果你希望孩子从人生中学习,就不要过分介入。避免说:“早就告诉过你……” “早就警告过你……”“你要是早听我的就好了!”虽然忍住这些话会让你难受,还是忍着吧!
为什么?
这种“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话,只会削弱你想传达的讯息。此外,这些话会引来孩子的反击:“当然啰!你什么都懂!你讲什么都对啦!”最好让结果自己说话。
对于幼儿,如果你希望他学到教训,可以用以下方式来机会教育:
“妈妈!我饿了!”
“好的!你知道你为什么现在会饿吗?”
“因为我中午没有吃饭饭!”
“没错。当我们错过一餐时,就很难撑到下一餐。半个小时内我会准备好点心给你吃。”
三思而后言
家长最先想到的“逻辑性后果”,不见得总是好的。譬如,爸爸到学校接孩子,孩子不愿跟着爸爸回家。这时你若威胁:“因为你这样,爸爸会自己回家,把你留下!”实际上做不到,爸爸就会因此丧失信用。如果孩子相信爸爸会把他一个人留在学校,就更糟了!
通常当孩子出现伤人或攻击行为时,家长对于“逻辑性后果”的直觉反应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意即孩子怎么伤害别人,你就怎么伤害他。家长的用意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刚刚咬了别人的孩子,你把他咬回去;刚刚打人的孩子,你把他打回去,这种作法并不好。别忘了你的行为具有“示范”效果。
当孩子越接近青少年时期,行为的后果将更加严重。由于父母放松保护,他做的“蠢事”通常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对于从小就被训练,在行动前衡量行为会导致正面或负面后果的孩子来说,在面对行为的决定,会更加坚定与成熟。他了解选择权在他,同时也学习到如何运用自由。
制裁或剥夺,要有节制
如果我开车横冲直撞会被罚,驾照可能被吊销。交通法规适用所有人。让孩子承担行为的后果是件好事。若他没戴安全帽地骑脚踏车出去,就没收他的脚踏车一星期。
制裁孩子不当行为最典型的作法,就是取消特权或是没收他喜欢的东西。
公平且有效的处罚
此一没收的技巧适用于以下情况:
.孩子知道规定,也事先被告知会发生何事。
.没收的时间必须与行为的严重性呈正比。
.父母不可威胁要没收,却虎头蛇尾,没有实施。
.父母不可没收孩子生理上或情感上的“必需品”。譬如,睡前的抱抱。
孩子很喜欢玩具,它们是孩子不离身的伙伴。没收玩具当然会吸引孩子的注意,让他学到教训。如果玩具是造成问题的原因,没收就很合理,也是让孩子了解你为什么这么做,唯一的方式。
没收孩子玩具的好理由,通常是不当使用玩具,这包括把不经摔的玩具当球丢、把拼图丢得到处都是、用玩具打人、拒绝分享,以及不收拾好玩具等。
为使没收有效果,孩子必须了解并认识规定。“如果你再把拼图往空中扔,我会全部没收到我的柜子里,等到你拼完一个,再拿下一个给你!”“如果你们继续为这颗球吵架,我会没收它!”
也要让孩子知道如何取回被没收的东西。而且,千万不要没收和孩子最“亲密”的玩具,像是他最爱的绒毛娃娃。
若孩子在公众场合做出不当行为,禁足是合理的处罚。
“你每次去游乐园都乱发脾气,除非你的脾气能控制得好一点,否则我就不带你去游乐园玩。”
“如果你要去朋友家过夜,我必须知道你会乖,而且听他父母的话。但你今天连我的话都不听,所以我们就等到你会听话后,再去朋友家过夜。”
对青少年来说,最普遍的处罚是:“如果你不按时回家,就会被禁足一星期!”
若孩子不当行为的原因是电话、计算机或电玩造成的,这种处罚就很合理。 “如果你到了晚上9点还不关掉电动,我今晚就会没收它。”“如果我叫你不要看电视,去做功课,你都要耍脾气,以后就不准看卡通。”在餐桌上,“如果你们两个整个晚餐都一直吵下去,今天晚上就不准看连续剧!”如果孩子依然无动于衷,处罚就会在事先提醒的时刻发生。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父母绝对需要出面控管孩子待在计算机或电视屏幕前的时间。
零用钱具有教育意义。它教导孩子物品的价值。孩子会了解存款与负债的意义。剥夺孩子的零用钱,也是剥夺他一部分的自主权,以及他平常可以用钱买的东西。这是相当严厉的惩罚。只有孩子所犯的错与金钱相关,且孩子年纪大到可以了解其意义时,这样的处罚才合理。譬如,孩子故意打破别人的东西,或大人明令禁止他踫触的东西。
对于老是粗心大意弄丢东西的孩子,这种处罚也很有用。譬如,每个星期从零用钱中扣一点来买弄丢的笔或橡皮擦。孩子弄脏了跟别人借来的运动衣,用此方式处罚也很有意义。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