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上学了,从检查作业到收拾书包,妈妈关注着他的每一个学习细节,结果搞得比孩子还累。
▶ 一个孩子上四年级了,永远是班上最后一名,对学习毫无兴趣。
面对这两个真实的学习案例,心理医生会提出何种解决方案?
许多妈妈在孩子上学后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不知道到底是孩子上学, 还是家长上学,许多作业都需要家长帮忙——听写、背书、检查作业……这样的妈妈会全面地介入孩子的学习行为,陪坐在书桌旁边,督促他。孩子做不完作业,妈妈就大声嚷嚷;考到好成绩,妈妈就抱着儿子亲,说:“孩子你真给我争气!”请问,这样的学习到底是谁的?当然是妈妈的!
一些妈妈之所以选择这种做法,主要是它在初期会带来一些好处,孩子小时候看起来比别人能力强一些,由于在学习行为上得到了更多正面的鼓励,所以他会更多地建立起对学习的好感,也会更投入地学习。
但是,这种做法同样会带来一些麻烦。由于孩子做的大部分事情是在妈妈的管理和替代思维下进行的,比如妈妈会帮他把作业改好,孩子的学习成果中相当一部分是妈妈参与的结果。因此,孩子由此来进行的自我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真实的。那么,当孩子到了初中、高中,我们现有的知识结构已经很难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时,孩子将不得不面对学习的下滑,他将不得不回到真实的能力层面上来面对自己。这种情况下,孩子将是十分痛苦的,他会失去自我,会突然不学习,甚至逃学。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在父母过度保护下成长起来的“乖”孩子,到了青春期会突然变得逆反,同时会把对父母过度管制导致的愤怒迁移到学习上面去,成绩一落千丈。
那么,如果想培养一个能自我管理、自觉学习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做?从孩子上学开始,我们就要对他说:你是一名小学生了,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它既不是妈妈的事,也不是爸爸的事。所以,虽然妈妈爱你,但你的作业我不会帮你检查,我也不会帮你听写。如果有听写,你可以自己把要写的字词先录音再放给自己听。
至于签字,夸张一点说,即使孩子的作业10道题错了9道,你也只管签字,不管检查。也许过不了多久,老师就会找你谈话:你这家长是怎么当的?你可以当着老师的面承认“错误”,说“老师我下次一定注意”,但第二天最好还是照样这么做。这样做虽然孩子刚入学时会免不了忙乱,但是他会稳固地、一点一点地进步,直到有一天,他非常自觉地学习,完全不要你管。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把好的东西与你分享,也会自觉地承受挫败,因为他从小就建构了一个想法——学习是我自己的事。
当一个孩子已经把自己归于差生的行列时,如何去引发他的兴趣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不是一味地去责怪他。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男孩,在学校里除了调皮捣蛋,什么都不做,哪个班主任都不肯收他,最后不得不放在了一位教语文的特级教师班上。在新的班里,男孩上课不但不听讲,还经常弄出响声,让全班都听得见。一天语文课后,这位特级教师把男孩叫过来,说:“我要交给你一个秘密的学习任务。”男孩一听是学习任务,刚想摇头,老师立刻接着说:“你不能告诉任何同学,如果告诉了其他同学,咱们的约定就拉倒,你愿不愿意干?”听到这儿,男孩心想,老师没吃错药吧,怎么班上的好学生不找,倒找上了我。但他又有些好奇。于是老师告诉他:“明天我要提前教新课,但是班上的同学都不知道。最近班上骄傲情绪很多,尤其是那些学习好的人。我就是想试一试,如果我不布置,他们会不会自觉地预习课文。”一听说要惩罚好学生,男孩来劲了,问老师:“那我做什么?”老师说:“你今天晚上回去,赶快看看这一课有几个生词,争取记下来。我数了数,这篇课文的第一段一共只有32 个字,你把这一段背下来就行了。其他的你什么都不用做。”男孩本来并没有把这件事当真,回家后该看电视看电视,该玩玩。可临睡前,他还是有些不踏实,便把课文翻开,看一看,有几个生词,写在本子上。他本是最怕背课文的,好在只有32 个字,便勉勉强强背了背,然后就睡觉了。
第二天语文课上, 老师突然宣布:“我明天有事, 要把新课提前,有没有同学做了预习?”同学们都没有准备,一下愣住了。老师点名,可没有一个答对的。于是老师便把目光放在了男孩身上。男孩猛然想起了老师交给他的任务,赶忙举手。因为他以前从来没举过手,同学们惊讶之余,觉得他肯定答不出。谁知他答得非常正确:“6 个。”老师又问:“ 哪6 个?”他翻开本,说一个,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一个。全班都安静了。
快下课的时候,老师又问:“刚才我已经带大家朗读过一遍课文了,现在哪位同学能把第一段背下来?”孩子们都不敢举手,老师又盯着男孩,男孩站起来就背。虽说错了两个地方,但是好歹算把第一段背下来了。老师带领大家为他鼓掌。下课后,老师把男孩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你看,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不好的学生的差距其实就是那么一点点,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因为有了仅仅半个小时的预习,就让自己镇住了那些好学生的体验,男孩一下子就领悟了老师的用心。由于在学习上得到了正面的鼓励,男孩开始有了学习兴趣。他先是开始预习和复习语文,尝到甜头后,便慢慢地把这个方法用到了其他科目上。从此之后,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最后考上了大学。这虽然是一个老师帮助孩子的例子,但是我希望这个故事能让父母明白,只有真的触摸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帮他去打碎那些固化的、负性的、有自我判断和自我定性的东西,并且无条件地接纳他,才能让孩子找到成长的动力。
当孩子已经把自己归于差生的行列时,唯一能打碎这种固有的负性自我判断的方法,就是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