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周末,在爷爷家玩的好好的,昊昊突然给我打电话说要回来,我马上答应去接他,几分钟后,爷爷又打过来,说不要接,总是这样听孩子的,说来就来,说回就回,把孩子都惯坏了。
我也知道昊昊是故意打电话的,一定是爷爷奶奶不让他玩什么东西,他就用这种方式“吓唬”他们,但是从我的立场出发,我又不想让他在那里惹麻烦,弄得大家不开心,所以只要他说回来,我很快就会到的。
但也正如昊昊爷爷所说,这样一味的迁就,造成了昊昊做什么事情都要马上兑现,否则就墨迹个没完。就像今天,我买了些地瓜,买的时候就答应给他做“拔丝地瓜”吃,到家后他就一直在念叨,我说晚上爸爸下班一起吃,要不还得再热一次油,他勉强同意了。吃完午饭不久,他又跑来说给他做“拔丝地瓜”,我再一次强调晚上才能吃,又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昊昊又来了……
虽然事情不大,但是也映射出一个问题,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我在昊昊4岁的时候告诉他,只要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做到,要不就不答应,我是这么说也一直这么做的。但是没有考虑到兑现的时限,他所要的是提一个要求,马上就能被履行,由此,在他打电话让我接他的时候,我也习惯了马上就去接,但是没有考虑到是不是要缓和一下,是不是还要顾及一下其他人的感受。
其实我完全可以在答应昊昊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定一个最晚时间,在那个时间之前做到即可,这样避免了他着急见到结果的焦躁心情,也能让我有个充分的准备,或许这才是更好的方式。
还有一点是我不能让昊昊继续带在身上的习惯,顶嘴。其实他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顶嘴,就是在和姐姐玩的时候,两个人互不相让,总是想自己占上风,于是不停的用言语回击。
这种看似平常的“口水战”却慢慢发展到不仅仅是姐弟俩之间的事情,久而久之,昊昊竟然经常和我也用这样的方式说话。就比如刚才,
我说:“你快把鞋穿好,爸爸在等你呢!”
他说:“你也有慢的时候。”
我说:“我每天都要给自己定个任务,而且一定要完成。”
他说:“你也有完不成的时候。”
我说:“你怎么老是这么和妈妈说话呢?是不是故意气我?”
他说:“我每天和姐姐这么说,我习惯了。”
这样的对话真的让我感觉很不舒服的,明明可以不接下句,或者给一个肯定的回答,但是却不休止的“回击”,看似玩笑,但是如果不分对象,脱口而出,是让对方很难接受的。
后来我和昊昊说,这个习惯不能再要了,否则妈妈很生气。我说的时候很严厉,也很坚决,有些事情不是商量就可以的,剔除糟粕,可以强制执行,不给它留下的理由。
养成一个好习惯不容易,坚持更不容易,养成一个坏习惯很容易,改掉不容易。我们约好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是好的一面,但是不能让孩子牵着走,要订立个时间。和姐姐“口水战”也无关乎什么,但是也要分对象,不能和谁都如此。
生活就是这些小琐事构成的,也往往在琐事里让孩子养成小习惯,那我们就在琐事里让他保存好的习惯,去除坏的习惯。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