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家长平时在家不阅读,反而要求孩子阅读,这本身就不现实。
家长以身作则,少看些电视吧。一家人各自坐在自己舒服的位置,打开一盏盏只属于你的灯光,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读了一本好书,爸爸妈妈相互交流一些感受,一家人共同体验读书乐趣,这是一个爱阅读的孩子的底层代码。
2、最开始的阅读需要家长来陪伴,这就是所谓的亲子阅读。
孩子坐在你旁边或者坐在腿上,共同翻开一本书。手指着文字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念给他听。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这些字孩子就认识了,不知什么时候,孩子就可以自己读书了。我家当当5岁,现在已经可以自己磕磕绊绊连蒙带猜读完一本有着上千文字的绘本(当然不是说认识上千个字,行文中很多常用字是重复的。)孩子认字不像我们记笔画,而是记图形,这更是充分调动大脑资源的游戏方法。
3、读书的乐趣很重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大人总是会选择一些自己认为有教育意义能够解决孩子当前成长问题的书给孩子读,往往忽略了孩子自己的喜好。与其大人选书,不如孩子自己选书。只要他愿意通过书页翻开一个世界,这已经是最大的意义。即使是成人,我也觉得唯兴趣而读书远远要比唯目的而读书更能发挥读书的作用。
4、不要把书束之高阁,可以随意的放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让书成为家的主题而不是风景。孩子想随手拿玩具和零食一样随手拿起一本书,慢慢就会形成习惯。
5、题外话。在听故事或看书的时候,孩子会冒出很多问题,如果他主动和你讨论,这是最美妙的时刻。
这个时刻在我看来虽然是从故事中申发而出,却比故事还要重要得多。我曾经因为讲了三只小猪的故事,和孩子从大灰狼是对是错一直聊到当代建筑的审美,整个谈话过程孩子是唯一的主导,她牵着我的鼻子走。当然,为了让孩子问问题的成人的任何努力都是笨拙的,反而会让孩子心生逆反。所以,可遇不可求。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