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不容易!
很多妈妈还没有从生娃的喜悦中缓过神儿来,身体的痛苦就接踵而至。
最近,刚刚成为双胞胎妈妈的女星熊黛林,就因为得了“妈妈手”不得不去医院治疗,上了热搜。
“月子病”是很多新手妈妈生完宝宝后面临的第一个坎儿,而“妈妈手”则是宝妈们最常遇到的月子病。孕尚健康给您详细解答妈妈手的问题。
1、什么是妈妈手?
妈妈手
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腱鞘疾病。
临床症状为:手指弹响伴明显疼痛,严重者患指屈曲不敢活动,疼痛常在掌指关节掌侧。
2、造成妈妈手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妈妈手的原因,是因为大拇指过度使用,使得伸肌和外展肌动作很多,所以容易有发炎情形,除此之外,和怀孕后期时身体所分泌的松弛素也有关。
女性怀孕后期到生产前,母体为了让生产更顺利,身体会分泌出松弛素,让全身韧带变得比较放松,手部也有许多韧带肌腱,因此,平常可能做同样分量的工作不会受伤,但此时因韧带较松弛,就容易伤及肌肉及腱鞘。
3、如何避免“妈妈手”?
做好防护运动要想不得“妈妈手”那就要在手部健康的时候做好防范工作:
A.喂奶的时候不要经常用一个手,要学会换手。
B.喂奶的时候可以给手部一些支撑,分散奶瓶对手部施加的重量。
C.注意手部保暖,避免手部关节着凉。
D.如果手部出现不适就要放下手中的活,给手部休息的时间。
休息“妈妈手”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手腕活动太多,如果患上了“妈妈手”那么就建议宝妈给自己的手腕放一个假。
减少抱孩子的时间,同时应该减少玩手机和玩电脑、敲键盘的时间,让手腕有一个充分的休息才有恢复的可能。
舒展运动虽然手需要休息,但是也要给手腕进行一些伸展运动,这样可以舒缓手部的肌肉和筋,同时也可以刺激手部细胞的活跃度,从而减少炎症。但切记是舒展运动,不是用手过度。
4、妈妈手应当如何治疗?
在治疗方面,有打针,吃药,物理治疗,药物外敷、熏蒸等方法。宝妈们可以去孕琇产后恢复中心,根据调理师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的这段期间,妈咪还是必须要操持家务、照顾宝宝,担心无法让患部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时护具的使用就非常重要!
很多人进行疗程时,都忽略了护具的重要性,妈妈应选择材质轻、固定性佳的护具,并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除此以外,孕尚君建议妈妈,每天让整只手泡一下热水,大约20分钟,洗澡水的温度即可。
泡完热水后,再把双手举高,高于心脏即可,手指做抓握的动作,反复数次,促进血液循环,可把患部中一些发炎的物质带走,有助于消肿,改善手部的疼痛。
最后,孕尚健康建议宝妈们:抱小孩时,尽量五指并拢,手指和手腕保持水平同时用力平摊婴儿的体重;同时保持肩部的稳定,力量由躯干,肩部,肘部,手腕部整体提供并有效分配,若手腕部负荷过载就会出现损伤造成疼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