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朋友很爱吃,每天吃的量也不少,但是不长肉,个子也偏矮,面色偏黄少光泽,大便发干或前干后稀或不成型、身上的肉松松的不瓷实、头发黄或稀少。吃进去的大多数食物,都白白浪费掉了,没有变成营养,这就是中医里讲的“胃强脾弱”。
“胃强脾弱” 是怎么回事? “ “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诸病源候论》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需要“脾”和“胃”的相互配合工作才能顺利完成,变成营养滋养身体。 胃的工作是容纳食物,然后再进行初步加工,送达到脾。 脾接着胃的工作,对食物进行精加工,变成水谷精微,然后运输到全身各处。 简单地说,吃进去多少,是胃的事,而能吸收多少,则是脾的事。 所以,孩子拼命地吃,却不长肉,是脾罢工了,胃亢奋了,它们之间工作配合不和谐了,而且不仅仅是不长肉的问题,这类孩子还容易积食。吃肉多、蔬菜少的孩子还容易反复扁桃体发炎、大便干结、臭。我们说胃强脾弱,并不是胃真的很强大,而是脾比较弱。当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脾没有足够能力进行精加工,身体就会出现缺营养的情况,所以大脑就会发出 “我要能量,赶快给我提供食物”的信号,胃自然会拼命地想吃。 还有一种孩子不仅脾弱,还有胃火,这股火会让他更想吃东西,这类孩子往往伴随着大便干结、容易上火、扁桃体发炎等热症。 怎么办? 如何破局? 01 减轻负担,提高吸收率! 看着自己宝贝长地瘦弱,许多家长就想要给孩子多吃点高营养的食物,如鱼、肉、蛋、牛奶等,但是事实,我们也看到了,现在很少孩子,通过补充这些营养长高长壮了。 那该怎么办呢?打个简单比喻,比如辅导一个数学很差的孩子功课,不能拼命地给他讲解高难度的题目(如跟小学生讲中学生的数学),而是根据他的理解力、数学基础,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讲解,一个公式一个题目地攻破,逐步提升。 身体也一样,如果想要孩子长肉长个,不是拼命地给孩子吃,而是首先要保证我们提供给孩子的食物品种和量,是孩子能够消化吸收。 所以要控制孩子饮食量,选择温暖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吃进去的食物能够被有效吸收。多吃大鱼大肉,可能只会吸收20%,不如吃五谷蔬菜,可能吸收80%以上呢(备注:此吸收率仅为参考,每个孩子对食物的吸收率不同)。所以我们经常遇到父母说,给孩子减少荤食,增加五谷蔬菜,孩子反而长高长壮了,因为提高了吸收率。 另外,一岁半以上有夜奶的小朋友,要逐渐戒掉睡前夜奶,让工作一天的脾胃,好好休息,别让它们再加班消化多余的食物。 02 适当运动,多接地气!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气血运作,升发阳气,还可以把体内垃圾排出去,但是前提是适度,如果孩子很累了,就不要勉强,因为过度运动也耗阳气,中医讲究平衡。 脾弱的孩子,适合多到大自然中玩耍,要减少去喧闹游乐园的时间,宁静的大自然会赋予身体能量,帮助孩子健脾扶正。 03 不要纠结于“吃” 胃强脾弱的孩子,经常吵着要吃,不吃就会拼命地哭,脾气很大,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被动的局面。 此时,如果我们要打破这种局面,就是要淡化“吃”,对于孩子来说,好玩有趣比吃更重要,把孩子的生活安排丰富了,过地有滋有味,他就不会一直纠结于“吃”。如果孩子肚子饿了,可以吃点用清淡好消化的饱腹感较强的食物(如粗粮,薯类,豆类)替代饱腹感低的食物。我们一定要避开这种局面:批评和责骂孩子只会吃,却不长肉。孩子是无辜的,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怨气和焦虑都施压在孩子的身上,造成孩子更大的消化不良,因为坏情绪也会大大影响消化。 04 给孩子做推拿 如果有内热的孩子,比如舌苔比较厚黄、舌质比较红、大便干结等,不建议给孩子多喝凉茶、多吃水果降火,但需要给孩子身体疏通,把垃圾和火气排出去,可以给孩子清胃、清大肠和推腹。如果大便是前干后稀的孩子,需要加入揉外劳宫温阳、补脾经健脾。有孩子生病问题可以多关注我哦,我会抽空一一解答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