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者的潜力,是父母教育的不同,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确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确的教育方式能让孩子走向美好的未来,而错误的方式可能会让聪明孩子沦为庸人。
我们做父母的,不仅要思考如何教育孩子,还要多反省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影响孩子,以下这3件事,尽量不要做,否则孩子将来很难有出息!
一、父母只说不做
我们都知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句话,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父母却把这句话变成了“严于律娃,宽以待己”。
好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说:“不让你玩手机,是为了让你好好学习!”“不让你看电视,是让你安心做作业!”“让你看书,是为了将来有出息!”
这个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却在一边狂刷手机;不让孩子看电视,自己却熬夜追剧。
一边禁锢孩子的行为,一边又给孩子做不好的师范,不仅会让孩子心里十分抵触,还会让孩子跟着父母有样学样。
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这一类父母十分强势,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必须让孩子跟着自己安排的路走下去。
但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会比较压抑,缺乏来自家庭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孩子也活得累、不快乐、不幸福。
这类父母表面上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对孩子成长的渴望远大于对孩子的呵护,最后的结果只会是事倍功半。
孩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你为孩子设计好的道路,孩子能走多久?最好的爱是默默注视,适当放手。
三、不让孩子经历任何风险
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都很疼爱一个孩子,他们会让孩子好好学习,不去管其他的事情。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报道:大学生不会洗袜子,大学生需要妈妈陪读,这些都是太过溺爱孩子了。
但是,父母的过度保护对孩子并没有过多的好处,只会让孩子丧失独立能力,无法独自面对挫折,离开父母之后,他们如何生存?
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适当放手,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上面提到的这3件事情,具有很深的潜伏性,短时间内看不出较大的影响,但是时间越长,影响就越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