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启蒙,越早越好
如果在 6个月大的孩子放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绝大多数孩子能分辨出哪个苹果大,这种对数量多少的估算能力,称为模糊估算能力,是后天精确计算能力的基础。模糊估算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不依赖语言的发展。
心理学家们说,0-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最快的阶段,他们在3年学会的东西,成年人可能要用60年的学习才能完成。对于数学,也是如此,0-3岁是第一个出现的数学敏感期,儿童的数学逻辑能力开始萌芽。

在数学敏感期,孩子对数字、测量,归类、对比、图形、空间等有强烈的的兴趣和探索欲,对它们的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0-3岁的儿童,对事物的配对,分类和排序,会有很大的兴趣。
抓住数学学习的敏感期,进行启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启蒙的重点,并不是让孩子,或者会加减法,而是让孩子处在一种数学语言的氛围,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在生活中喜欢学习数学,习惯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像习惯呼吸空气。
0-3岁的孩子,数学启蒙应该以触觉为主,视觉配合。
数学启蒙,这样来
1 这样教数数
孩子吃水果时,比如6颗草莓,妈妈抓住孩子的手,一颗颗的数,1颗草莓,2颗草莓,3颗草莓,4颗草莓,5颗草莓,6颗草莓,最后一定说出总数,一共6颗草莓。
孩子吃第一颗,告诉他,宝宝你在吃第1颗草莓,接下来,告诉他,宝宝你在吃第2颗草莓。
这样的数数方式,叫点数。孩子点数物体的时候,用手指一个物体,数一个数,数完能说出总数。
孩子学会点数,说明他理解了数字背后的数量含义,能将量(抽象)与物(形象)对应起来。
如果只是教孩子背1234567,这是唱数。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唱数很好,从1数到20,但是,放他面前5个苹果,他数完,却不知道有几个。
教数数,以点数的方式教。
还可以让孩子数手指,上楼梯的时候数台阶,数碗,等等。
2 比较和测量
比较大小:宝宝注意观察,吃饭的碗,爸爸的大,还是你的大呢
比较长短:拿宝宝的长裤和短裤比,长度到脚跟,短裤到膝盖。
比较容积,宝宝爱玩水,给他几个大小不同的瓶子,问他,哪个装的水多,肯定给你满分的答案。
测量:用尺子帮宝宝测量身高,让他有初步的认识。
3 认识形状
积木和磁力片是帮助宝宝认识形状的好帮手。

教孩子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
孩子最先认识的,一定是圆形,其次是方形,然后是三角形。圆形是3岁以前的孩子最喜欢的形状。他们对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区分并不敏感,通常会将其统称为方形。
跟宝宝聊天,注意引入形状。圆形的盘子,方形的凳子,圆形的车轮,等等。
4 归类
让宝宝对积木按颜色或者形状分类;

给宝宝几块积木,宝宝,把红颜色的积木放到盒子里;
或者让孩子整理他的玩具,小车放一个玩具箱里;小球放另外李哥玩具箱里。
5 空间感
空间感,让我们头疼的立体几何,瞬间不愉快的感觉出来了,这怎么教啊!
斯坦福学前教育Deborah J. Stipek教授,建议父母多用空间的语言跟宝宝交流。
灯在我们的上面,小车在桌子下面,小车在沙发后面,咱们该左拐了。等等。
跟宝宝传输的哪方面知识多,宝宝在这方面就会发展好。
搭积木,藏猫猫,都有助于培养空间感。父母多陪宝宝玩吧。
6 排序
让孩子理解一件事情的先后步骤,并执行。例如,早上起床以后,先刷牙,然后洗手洗脸,接下来吃早饭。告诉孩子,很多事情都是有先后顺序的,2岁左右的孩子对秩序很敏感,愿意遵守事情的先后顺序。
数学启蒙就是这么简单,并不需要父母数学多么好,生活中随时可以进行,每个用心的父母都可以做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