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大格局,
妈妈的好情绪,
决定着孩子一生的性格!
——兰海•超级育儿师
很多家长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三部曲”:
❶ 气头上来了,忍不住对孩子吼叫或打骂;
❷ 事后又后悔内疚,自责不是一个好妈妈/爸爸;
❸ 再买个玩具给孩子补偿一下。
明明不想失控大吼,却总是忍不住。只能哀叹“学了这么多育儿道理,却依旧管不好一个孩子”。
出现这种现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清楚具体伤害在哪里。
后果一:孩子们无法学会我们希望他们学会的。
吼叫、打骂造成的恐惧感,会使孩子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对付“恐惧”这件事情上。
至于妈妈原本希望他做好的事,反而全都抛诸脑后了。
孩子反而没有机会掌握好原本那件事,他掌握的只可能是:我要怎么样才可以不挨打?
后果二:安全感缺失。
孩子不仅需要稳定的物质生活环境,同样需要稳定的心理环境。
在一个父母情绪稳定的家庭里,一切都是稳定的、可预料的。
孩子就像生活在四周稳定牢固的房间里,不用担心房子会漏雨,不用担心房子会窜风,更不用担心房子什么时候会突然倒塌、不牢固;
他可以在里面安稳地吃饭,玩耍,包括在里面安稳地做作业,最开始也许做得慢一点,但是他有空间和时间允许自己渐渐琢磨这件事,让自己的能力逐渐增长起来。
当孩子常常处于不能预期妈妈接下来会是什么情绪反应的状态下,孩子会感受到强烈的“不安”感。
孩子的关注点无法聚焦自己的事情上,而是聚焦在“担心”上面——担心妈妈今天是不是又会火冒三丈。
后果三:缺乏规则意识。
这就奇怪了,我们打骂孩子,或者严格对待孩子,难道不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起“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的规则意识吗?
正好相反。
当孩子表现好,或父母自己心情好,就会对孩子特别好,夸奖他们,甚至满足一些平时很少满足的要求;
当孩子表现不如预期,或父母自己心情不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尤其严格,批评指责更多,随意指责和打骂。
孩子从这种模式中学到的,不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应当遵守什么规则”,而是“爸爸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可以出格一点,爸爸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孩子们学会的,是根据父母的心情和脸色指标来指导行动,而不是根据“规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那些不守规矩,只看脸色的孩子,就是这样逐渐养成的。
后果四:缺乏界限,容易被别人侵犯。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交练习场。
一个从小就不断受到父母“侵犯”的孩子,没有为自己划定界限的能力。
长大后他们在外部世界,也不懂得为自己划定界限,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在传记电影《我,花样女王》中,取得过无数冠军荣耀的美国花样滑冰选手坦雅,最终爆出各种运动丑闻。她幼年时长期被母亲殴打,成年结婚后遭到丈夫家暴。
她产生的想法竟然是:“我想他是爱我的,因为我妈妈就打我。而我妈妈是爱我的。”
后果五:谨小慎微,害怕犯错
经常因为犯错而挨打的孩子,会养成不敢犯错的行为模式。
驱动他们人生向前的动力,往往不是来自内心“想要往哪里去”,而是“哪里离恐惧更远,我就往哪里去”。
这样的孩子在面临重大选择时,往往只是急着“逃离危险”,而不能冷静评估风险。
驱动他们整个人生的动力,来自于“恐惧”与“逃离恐惧”。无暇思考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
他们会努力过上“让别人满意的日子”,而非“让自己满意的日子”。
后果六:处理情绪能力弱。
一个家庭中,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的,就是这个家庭的情绪处理模式。
当孩子经常被打骂,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自身的情绪也无法稳定,同时他无法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处理自身情绪,也无法合理地表达自身情绪。
对不同天性的孩子来说,有的表现为无底线地隐忍退让,有的则表现为在很多场合情绪失控。
情绪不稳定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也容易变得喜怒无常,莫名其妙地生气和打人……
当家庭没有成为孩子情绪的出口,孩子只能在某些环境下释放情绪。
在学校、在公共场所……当我们看到孩子在这些地方爆发力十足地大哭大闹时,有没有想过,这件事可能只是一个触发点,引发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累积了太久的情绪……
后果七:对人的信任感缺失。
一个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很难学会跟他人好好相处。
首先在家庭中,孩子往往表现为幼年时隐忍,青春期叛逆。除了青春期必然收获的鸡飞狗跳、关系紧张和各种不配合之外……
等到了家庭之外,由于长期存在的“不安”,导致孩子很难对他人产生信任。跟他人的互动方式,要么过度保护小心翼翼,要么就是照搬父母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当我们清楚了“打骂吼叫”给孩子带来的后果之后,有些妈妈可能就要问啦,不打不骂,可是孩子做错事了也不“惩罚”,这样真的好吗?
不打不骂,不代表不能“惩罚”呀。在培养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时候,当然要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除了“打骂”之外,还可以有哪些更合理的惩罚措施呢?
1、自然结果惩罚。
比如孩子早晨起床晚了,上学迟到。那么就让孩子自己面对迟到这件事的自然结果,自己面对老师。
比如该吃饭的时候孩子就是不来吃饭,那么就让孩子接受过了吃饭时间,“没有饭吃”这个自然结果。
2、非自然结果惩罚。
事先约定,商定好清晰界限。可以不是自然结果,但需要提前约定。当孩子越界之后,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这个后果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不能做想做的事”,一个是“需要做不想做的事”。
孩子的成长需要建立规则意识,孩子永远不是不可以“惩罚”——
关键看跟孩子商定“奖惩”措施的过程是否合理,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意愿;还要看“惩罚”的方式是否合理,是否真正把“孩子的成长”作为目标。
同时,最后最重要的一步,是在“惩罚”过后,帮助孩子找到应对问题的方法,而不只是把批评指责、打骂吼叫作为每件事最后的尾声。
要知道所谓“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刻,其实是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