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生一个孩子少一颗牙”
由此可见怀孕对牙齿的影响之大,有的女性孕前牙齿没什么毛病,但是在怀孕两个月后,经常发生牙龈出血、浮肿、脆弱等现象,牙龈轻轻一碰就出血,这是什么原因呢? 孕期牙龈容易出血的原因
孕酮的增加引起“妊娠性牙龈炎”和“妊娠性牙龈瘤”
女性怀孕后,由于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多,使牙龈的毛细血管扩张、弯曲、弹性减弱,导致血液淤滞,引起牙龈炎。 此种现象一般以妊娠第2—3个月和分娩前两个阶段最为严重,产后由于体内雌、孕激素减少,症状会自行消失。 另外,牙龈上可能会长一些良性小肿块(严重时),刷牙时会出血,这就是“妊娠性牙龈瘤”。
它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但是会在精神上给人造成恐慌。它一般会在宝宝出生后消失,如果在怀孕期间影响到咀嚼和刷牙,或者开始大量出血,也可以在孕期把它切除。
血液供给的增加
血液供给增加后,牙龈更容易和牙菌斑中的细菌起反应。 对怀孕有影响吗
口腔里的病菌或炎症产物通过受伤处侵入血液,通过胎盘传播,感染羊水,直接危害胎儿的健康与成长,引起早产或流产。母亲牙龈出血感染胎儿,会使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还可能影响婴儿的大脑发育。 牙龈疾病比较严重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和中风,孕妇患这些疾病会增加难产的几率。
缓解和治疗牙龈出血的方法
勤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也可以服用维生素C片。 多喝牛奶,补充钙质。 选用软毛牙刷。 不要喝碳酸饮料或含糖饮料,减少或干脆不吃甜的零食。 什么情况下应积极就医
牙疼。牙龈经常出血并引发疼痛。 牙龈肿胀、敏感、牙龈萎缩、持续口臭、牙齿松动等。 口腔中出现不名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