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了,身上就不在是只背负着自己的营养,连带宝宝的都要一起负责,于是就开始了肆无忌惮的吃吃喝喝之旅,就是希望能在这十个月的时间里,让宝宝能够得到充分的发育。可在此之前,孕妈们首先要了解,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胎儿发育危险才行! 孕妇身体肥胖 孕妇肥胖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不少准妈妈认为孕期吃得越多越好,觉得这样有利于宝宝的发育。但是事实上,孕妇肥胖不仅导致自身身材走样,还会威胁到宝宝健康。 孕妇过于肥胖的危害: 发生多种疾病:肥胖型的准妈妈比体重正常的准妈妈患妊娠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增高。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静脉炎、肾炎等。 发生难产的几率高:肥胖的准妈妈,胎宝宝大多也比较大。婴儿体重越大,难产几率越大。另外,身体脂肪多,组织弹性会减弱,分娩时容易造成宫缩乏力。 围产期胎宝宝死亡率高:准妈妈体重较孕前增加超过13公斤时,围产期胎宝宝死亡率比普通准妈妈高2.5倍。 所以说准妈妈们必须要合理膳食,以免出现孕期肥胖问题。 孕妇患龋齿或牙周炎 患中度或重度龋齿及牙周炎的孕妇,口腔中产生的细菌抗体容易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盘,使胎儿受到感染,导致出生后患先天性心脏病。 而且,有轻微牙病的孕妇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性,也会增加6-8倍。美国对早产儿的一项调查表明,患牙周炎的孕妇早产率(低于32周)是正常孕妇的3~7倍,生产低体重儿的几率比正常者高, 同时,由于口腔疾病,孕妇在妊娠期很容易营养摄入不平衡,这也可能导致胎儿的口腔及全身发育异常。 所以患牙周病的孕妇要积极治疗,准备怀孕的女性应在孕前就做牙科检查。 孕期缺碘 孕期缺碘容易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导致胎儿出生后患呆小病 妊娠期母体和胎儿的代谢率较高,甲状腺机能旺盛,碘的需要量也在增加。正常人每日需碘150ug,孕妇则需再增加25ug。怀孕期间碘的摄入量比平常多30%~100%,大概在175~200微克的碘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 碘缺乏引起甲状腺素合成减少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因此影响母体和胎儿的新陈代谢,尤其是蛋白质合成。 严重缺碘的孕妇,新生儿可出现以智力低下、聋哑、性发育滞后、运动技能障碍、语言能力下降,以及其他生长发育障碍为特征的克汀病即呆小症。补碘的关键时间是在准备怀孕阶段和孕早期,如果怀孕5个月后再补碘,已经不能预防宝宝智力缺陷的发生。 孕期缺铜 孕期缺铜容易影响胎儿体内的铁质吸收和运转,使胎儿发生贫血。 孕妇血液中的铜含量过低时,会造成胎儿体内缺铜,影响胎儿新陈代谢中的酶活性及铁的吸收、运转,从而造成胎儿缺铜性贫血。因此,孕期不可忽视对铜的摄取,一定注意补铜,以免对胎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补铜的途径以食补为主,富含铜的食物是动物肝、肉类(尤其是家禽)、水果、硬壳果、西红柿、青豌豆、马铃薯、贝类、紫菜、巧克力等。 孕期缺锰 孕期缺锰容易影响胎儿的骨骼生长发育,发生关节变形。 妊娠期缺锰会引起胎儿产生多种畸变,特别是严重地影响骨骼发育,出现关节重度变形,所以孕期一定要注意摄取锰。一般来讲,如果孕妇以谷类和蔬菜为主食通常不会发生缺锰,但要是经常吃加工得过于精细的食物或总以乳品、肉类为主食,还是会造成体内缺锰。 孕期要注意均衡饮食营养素,同时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和粗粮。 孕期缺铁 孕期缺铁容易使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导致出生后体重过轻。 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分,孕妇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把氧气和营养物质携带到胎儿的组织细胞里,影响胎儿的新陈代谢,容易使胎儿发生缺铁性贫血,还会阻碍胎儿的生长发育速度,使胎儿出生后体重过轻。 应对法:孕期5个月后,注意从饮食上摄取富含铁的食物。 孕期缺钙 孕期缺钙容易影响胎儿的骨骼密度,发生骨质疏松。 怀孕期间,身体会流失大量的钙,因为胎儿发育所需要的钙全部来源于母体。也就是说,孕妇体内现有的钙有相当一部分要进入宝宝体内。如果孕妇钙摄入不足,就会对胎儿及孕妇自身产生较大的影响。轻度缺钙时,机体会调动母体骨骼中的钙来保持血钙的正常。严重缺钙时,孕妇还会出现腿抽筋的现象,甚至引起骨软化症。母体钙缺乏也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出生后容易出现颅骨软化、骨缝宽、囟门闭合异常等异常现象。 孕期每天都应该注意摄取足够的钙质,包括富钙食物,如牛奶、乳酪、深绿色蔬菜和水果等天然食物,同时在医师指导下补充钙剂。注意:孕妇补钙要适量,摄入钙过多会影响铁等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可致孕妇便秘和高钙血症,甚至导致结石。 孕期缺锌 孕妇担负着2个人的营养需求,更易缺锌,孕妇缺锌对自身和胎儿都不利。对胎儿来说,缺锌主要影响其在子宫内的生长,会波及到大脑、心脏、胰腺、甲状腺等重要器官,导致胎儿发育不良。对孕妇自身来说,一方面会降低自身免疫力,很容易生病,尤其怀孕期间孕妇不宜服药。另一方面造成孕妇味觉退化、食欲大减、妊娠反应加重,又势必影响胎儿发育所需营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