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再难出贵子”,一直是现今很时髦的论调。
去年,当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接受采访的视频引爆朋友圈时,“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观点再一次现实地摆在每个人的面前。
家境殷实、高起点,一切水到渠成,作为外交官之子、高考状元,熊轩昂是有资格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的。
熊轩昂的话引发了网友们对“阶级固化”、“阶级意识”的关注和讨论。因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也引发了家长们如何教育孩子的讨论。
甚至有的妈妈对我说:我不信什么阶级固化,我要拼尽全力给我儿子最好的,别人有的他都要有,这就对了!
对于阶级的讨论,我从来不想说什么,因为我是个阶级意识比较淡的人。也不会把自己对号入座进什么阶级里。
当妈妈,拼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心可以理解,但是最关键的是,你将赋予孩子怎样的三观,才能让他在今后的社会中,成为积极向上三观正的“贵子”。
如果你想不通,不妨来看看今天我所解读的这本书。
先听听维尼爸爸的音频版。
期待你和孩子一起静静地听,你会有所感触!
市场街最后一站,获“纽伯瑞金奖”、“凯迪克银奖”双料绘本大奖,一个平淡无奇而又娓娓道来的故事,究竟有怎样的魔力?
我的感触是:这本书赋予了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
故事的主人公小杰和奶奶冒雨乘坐公交车要去市场街最后一站。
当小杰被雨淋湿的时候,他抱怨,雨那么大,为什么我们还要等巴士啊。奶奶告诉他,树也会口渴的,你没看到那棵大树正在用吸管喝水吗?
尽管小杰并没有看到管子,但是奶奶的用意却已经被我明了:你所抱怨的事物,换个角度来讲,对于别人来说却是帮助。
我爸对我的教育和故事中的奶奶有惊人的相似。
小时候我爸接我从幼儿园回家,天下雨了,我爸骑着二八自行车,我躲在我爸的雨披里坐在横梁上,脚都坐麻了,还被雨水给淋湿了。
我跟我爸抱怨“为什么要下雨啊,我讨厌下雨!”我爸却指着路边水洼里的戏水鸭子说:“你看鸭子多高兴啊,它好久没有这么高兴地玩了,天不下雨它就没有水玩。还有地里的小苗,小苗喝饱了就长高了!”
我爸这么一说,我突然就不那么讨厌下雨天了。
小杰看到同学坐上汽车走了,他问奶奶,为什么我们家没有车,奶奶回答“:宝贝,我们为什么需要车呢?我们已经有一辆会喷火的巴士了!还有丹尼斯老先生, 他总是为你表演好玩的魔术。”
这样的场景,或许你经历过吧。
对于更好的物质生活的羡慕和期待,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虽然现在买辆车已经不算什么,但是依旧有人没有车,或不开车。
我喜欢坐公交车,因为狭小的车厢里能够看到世间百态,当记者的时候好多新闻都是坐着公交车扫街获取到的。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听到了和这个故事如出一辙的对话:一个孩子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我们不买车啊?
爸爸说:因为你不听话,你不听话我就不买车。
孩子默不作声。
买不买车和孩子听不听话挂钩,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谬。或许是这位爸爸的经济实力达不到买一辆车的程度,或者他没有买车的打算,但他把这些甩锅给孩子,归于“孩子的不听话”。这让人匪夷所思。
孩子的欲望及父亲的回答,甚至暴露了父亲内心的恐惧:我不能提供给他想要的一切。
小杰奶奶的智慧在于,她不觉得物质是唯一重要的东西。躲雨的时候,你有机会感受雨水的气息;坐巴士的时候,你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更广阔的世界,她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小杰——孩子,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那些你忽视的, 都是你已经拥有的美好。
小杰在车上,遇到一位盲人先生牵着他的斑点狗上了车,小杰问:“奶奶,为 什么那个人看不见呢?”奶奶回答,“宝贝,你知道什么是看见吗 ? 有些人是用耳朵来看世界的。”
没有任何歧视的话语,又是那么自然。
曾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孩子自然没观过世界,世界观怎么形成呢?在于他所看见的一切和你的引导!
小杰奶奶用她自己的方式告诉孩子所看到的世界:他们只是欣赏世界的方式与我们不同而已。但我们都能感知一个美妙的世界。
奶奶的善良在她的思想形成的语言中,让小杰坦然地接受世间百态,让孩子接纳世界,包容自己的不足。
我们身边有太多人,口中念善神挂佛牌,却处处露出戾气。
曾有一位妈妈对我讲过她的经历,再苦再累她也要一手带孩子,就是因为孩子曾经被奶奶带着,同班的小姑娘穿了漂亮的花裙子,她的孩子禁不住多看几眼,这个孩子的奶奶竟然不屑地说:“穿这么招摇,做鸡呢?”
老人领着孩子在前边走,后边过来一辆车鸣笛警示,老人竟然恶毒诅咒“有车了不起啊,早晚撞死人吃官司……”
那时这位妈妈正在北京进行非常重要的科研项目,当她回来再看孩子的时候,孩子竟然也是这样对任何人都是满满的恶毒话语。
那一刻她意识到,再丰硕的科研成果,都不如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三观、归还一个善良的本质重要!
小杰的奶奶本身就是一个能发现美的善良老人,所以她能发现世间所有平凡中闪耀的熠熠光辉。
当小杰看到坐在对面的青年听随身听的时候,他也想要一个随身听,可是奶奶却能鼓励他,请流浪吉他手现场演奏出最感染众人的音乐。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物质女、拜金女?为什么那些裸贷的女孩不惜出卖身体想要获得金钱?为什么许多人幸福感那么低?为什么曾有寒门贵子走上仕途,却无法控制处自己的贪欲而锒铛入狱?
我曾经在成都文殊院内看到住持的题字:想要的太多,需要的太少。
佛宗禅理太高深的我参悟不透,但细细品品这句话,你有没有一些感触?
你拼命地给孩子最好的,或许孩子并不需要那么多。你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和范围给予他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让他从小就萌生了“买买买”、“买最贵的”、“买最好的”,但这些对于你和孩子来说都不是必需的。
需求不泛滥,自然也就没烦恼。
不对当孩子的面说“穷”,不局限他们的格局,不让他们有“这个东西我今天得不到,但是我今后一定要得到”的贪欲,在自己能力的范围之内,给予自己和孩子最高配的生活,才最舒心。
当小杰和奶奶走下街区,他看到破损的人行道、坏掉的门、窗户上的涂鸦和用木板封住的商店。他问奶奶,为什么这里这么脏。奶奶说,小杰,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顺着奶奶手指的方向,小杰看到一道完美彩虹,横跨在爱心厨房上方。
作者马特·德拉培尼亚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无论你住在哪里,世界都是荒凉的地方,到处都是悲伤。在《市场街最后一站》,我只想说,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你可以选择,你可以选择看到丑陋的一面,或者你努力去发现美好的一面。”
虽然我对父母给予我的教育方式和交流方式上颇具微词,但我感谢他们赋予了我一个健康的价值观。让我至今仍然觉得,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之内给予自己高配的生活,不奢求羡慕,又不委曲求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我和同事去同样的一个地方,对方抱怨住宿的条件差、风景又不好,吃的也不咋地,可是当她看到我拍的照片和写出的文字时,疑惑自己是不是去了个假的地方。
她说我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双眼睛,要感觉我父母的赠予。
我相信,你会给孩子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让他用这双眼睛看这个世界,形成他自己的世界观。
“贵子”不在出身,而在于他自己的幸福感。
更多>>
更多>>